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0年, 第39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1-02-10
    上一期    下一期

    卷首语
    油气战略与转型专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卷首语
    高端战略引领油气行业破浪前行
    胡文瑞
    2020, 39(6): 0. 
    摘要 ( )   PDF(598KB) ( )  
     
    油气战略与转型专刊
    后疫情时代我国石油安全再思考及建议
    刘合 徐鹏 梁英波
    2020, 39(6): 1-6.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20.06.001
    摘要 ( )   PDF(2095KB) ( )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叠加3月OPEC+减产协议破裂,重创全球石油经济,石油消费大幅下降,石油供应严重过剩,国际石油公司大幅压缩投资成本。后疫情时代,美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3国甚至多国的合纵连横,将进一步加剧油价宽幅波动风险,我国石油安全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建议高度关注全球能源博弈变局,对内要建立节约用油刚性约束机制,全力推动国内原油产能和原油储备两个“2×108t”落地;对外要谋划构建“东亚+”消费国联盟,打造新时代利益共同体,内外兼修力保我国能源安全。
    “十四五”我国油气发展路径选择
    张国生 王小林 朱世佳
    2020, 39(6): 7-12.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20.06.002
    摘要 ( )   PDF(1882KB) ( )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油气发展经历了4次重大战略转型,极大地推动了油气工业的发展,使我国由贫油贫气国发展成为油气生产大国,并在海外建成五大油气合作区。我国能源安全的核心在油气,短板也在油气。21世纪以来,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大幅攀升,油气安全风险大增,亟需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发挥国内油气供应的“压舱石”作用。系统梳理分析了我国油气发展战略演变历程,认为新形势下实施“稳油增气”战略是保障我国油气安全的现实选择,建议“十四五”期间将“稳油增气”上升为国家能源战略,并就推动我国原油产量2×108t长期稳定、天然气产量持续增长,提出未来我国油气发展战略部署;在用海用地、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及财税政策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与建议。
    构建油气“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思考
    唐玮 冯金德 丁麟
    2020, 39(6): 13-17.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20.06.003
    摘要 ( )   PDF(1917KB) ( )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给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带来巨大冲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严重拖累全球化进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全方位影响,外部不稳定因素和不确定性风险凸显,给以进口为主的我国油气供应敲响警钟。研判大变局下我国油气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提出构建我国油气“双循环”格局的新发展对策。一方面打造内循环,坚定国内稳油增气目标,增强国内油气生产能力,加强油气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拓展油气新领域;一方面打造外循环,坚定开放理念,加强“一带一路”油气合作,积极谋划中美大国博弈。加强国际合作、内外联动、多措并举,保障我国油气供应安全。
    全球LNG贸易特征与发展趋势
    李洋 关春晓 葛苏
    2020, 39(6): 18-26.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20.06.004
    摘要 ( )   PDF(2375KB) ( )  
    近年全球LNG贸易持续升温,2019年LNG贸易总量创2010年来最大增速,年增长率为13%,同时在新增液化产能、新增投资和现货价格等方面均创下新纪录。2020年全球LNG贸易量逆势增长,预计达到4950×108m3,同比增长2%。由于全球经济发展和天然气供需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LNG贸易在供应能力、合同条款和定价机制等方面也在发生变化。总体上,2030年前全球LNG供应宽松,贸易保持增长势头,中短期合同与现货贸易份额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新签合同将选择多元化定价和与气价挂钩的定价方式。供需双方为降低风险、提高收益,通常选择投资组合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全球LNG市场流动性增强将促进全球化统一天然气市场的形成。提出了我国LNG贸易策略3点建议:一是利用全球LNG市场供需长期宽松的窗口期,增加进口气来源,提高天然气安全保供能力;二是把握LNG定价方式多元化时期,推动建立联合议价机制,提升天然气定价话语权;三是建立健全天然气统一进口管理和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合理配置资源,保障我国天然气市场安全健康稳定发展。
    五大信息技术在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探讨
    曹刚 杨清海 任义丽 赵瑞东
    2020, 39(6): 27-36.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20.06.005
    摘要 ( )   PDF(4066KB) ( )  
    新形势下数字化转型成为油气行业提质增效的关键解决方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中,五大信息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物联网建立了油气数据互联互通的物质基础,大数据拓展了油气数据价值的潜力空间,云计算突破了油气数据管理的资源瓶颈,人工智能实现油气生产管理系统决策水平质的飞跃,区块链提供油气数据资源安全共享的技术支撑。五大信息技术应用也面临着物联网建设标准不统一、云计算建设成本偏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潜力未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有待完善、业务流程和管理机制不配套、信息技术人才储备不足等挑战。对此提出了聚焦行业痛点、发挥新技术优势、推动管理机制变革、建立数字化产业生态等对策。油气行业要重点围绕行业需求和痛点问题,充分开展技术、管理和经济论证,做好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和实施方案的落实。
    我国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储量评价及发展对策建议
    唐红君 黄金亮 潘松圻 唐琪 王亚莉
    2020, 39(6): 37-44.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20.06.006
    摘要 ( )   PDF(2363KB) ( )  
    我国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储量在全国已探明气田储量中占比超1/3,加快未开发储量的动用可促进天然气进一步上产稳产。基于我国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储量的分布、特点及未动用的原因分析,建立了探明未开发储量分类评价方法、标准及流程,并进行了分类评价。我国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储量以低渗透—特低渗透和碳酸盐岩非均质气藏储量为主,集中分布在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盆地。未开发储量中,近期可动用储量占27.4%,难动用储量占58.4%,待核销储量占14.2%。我国难动用储量规模较大,在目前体制机制、技术经济及政策条件下无法动用,为此,从油气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管理与技术创新、国家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国难动用储量开发的具体举措与政策建议。
    常规油气勘探程度分析新方法及其应用
    李建忠 梁坤 武娜 马卫 佘源琦 杨慎
    2020, 39(6): 45-53.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20.06.007
    摘要 ( )   PDF(2587KB) ( )  
    客观认识油气勘探程度、油气资源潜力是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公司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基础。文章认为业界现行的依据资源探明率判别勘探程度的做法并不能客观反映油气勘探现状,提出并建立了基于资源探明率、储量增长趋势、勘探目的层变化、油藏类型变化、储量品质及规模变化5项指标划分勘探程度的新标准。与传统评价结果相比,我国陆上重点盆地油气勘探程度均有明显提升;石油勘探程度总体处于中期偏后,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陆上石油勘探已进入晚期阶段,渤海海域、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处于中期阶段;天然气勘探程度低、潜力大,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勘探进入中期阶段,具备稳定规模增储潜力。
    后疫情时代金砖国家油气合作战略探讨
    苏健 赵喆 周鹏
    2020, 39(6): 54-61.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20.06.008
    摘要 ( )   PDF(2384KB) ( )  
    近年来,金砖国家能源合作特别是油气领域合作步伐加快,极大促进了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发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全球能源消费需求减弱,叠加低油价效应,能源行业发展面临新局面,能源领域国际关系和多边合作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因素不断积聚。后疫情时代,金砖国家更需要高质量的国际能源合作,助力全球经济复苏,维护能源领域全球化进程和多边治理体系。建议金砖国家在油气合作战略上,积极打造“能源命运共同体”,加强潜在领域的能源合作,建立应急沟通机制、能源论坛与磋商机制,加强货币金融合作,加速推进能源行业智能化发展。
    美国切萨皮克能源公司破产重组原因分析与启示
    李志欣 王坤 刘婧瑶
    2020, 39(6): 62-67.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20.06.009
    摘要 ( )   PDF(2381KB) ( )  
    在全球油气需求和价格低迷的背景下,全美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商切萨皮克能源公司于2020年6月28日申请破产重组,暴露出美国页岩油企业高成本、高负债、现金流短缺、技术红利衰减等问题,以及融资—生产运营模式的局限性。阐述切萨皮克能源公司生产经营状况,梳理发展历程,剖析破产重组原因,提出对我国油气企业发展的3点启示:一是油气资产受价格波动影响剧烈,上游企业不宜高负债经营;二是高油价下防范冒进式购入高成本不良油气资产,低油价下合理配置资产组合,保持充足现金流;三是页岩油气开发与生产成本高,坚持低成本效益发展是根本。
    大庆油田企业转型发展分析
    王刚 孙国昕 金亚杰 赵波 王黎莎 王琪
    2020, 39(6): 68-73.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20.06.010
    摘要 ( )   PDF(2456KB) (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资源采掘型企业,资源走向枯竭是必然要面对的问题,转型升级是保持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分析国际石油公司转型方向和路径,结合公司现状、环境分析,明确企业转型方向:一是页岩油支撑稳产、开发技术闯市场、培育新能源业务;二是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发展新业态。提出多元化和产业链延伸两条转型路径,讨论大庆油田公司转型升级发展战略规划路线,为中国能源公司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借鉴。
    新形势下石油工程行业发展趋势及油服公司应对策略
    王敏生 姚云飞 闫娜
    2020, 39(6): 74-81.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20.06.011
    摘要 ( )   PDF(2589KB) ( )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能源需求下降,特别是油气需求下降明显,原油供应过剩加剧导致油价跳崖式下跌,全球油气行业面临巨大挑战。预计中长期油气供需总体宽松,原油价格难以回升高位。新形势下油服公司立足风险防控,加强成本管控,注重长期核心竞争力提升。具体应对策略包括:调整行业发展预期,转变发展方式和管理重点;优化市场布局,多管齐下深耕重点区域;瞄准数字化蓝海,布局关键价值点;顺应能源技术发展潮流,积极布局非油气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