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0年, 第39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0-11-2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策划
    科技管理
    技术前沿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策划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内涵和实践路径
    李剑峰
    2020, 39(5): 1-8.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20.05.001
    摘要 ( )   PDF(2008KB) ( )  
    企业转型发展是从人类历史上有企业组织以来一直存在的现象,数字化转型是历史发展给当前企业提出的新课题,是大势所趋。梳理当前数字化转型在认识、实践和评价中的乱象,从明确定义入手,提出数字化转型是以价值创新为目的、用数字技术驱动业务变革的企业发展战略。其目的是价值创新,驱动力是数字技术,具有赋能、优化、转型、再造4个发展阶段。实施数字化转型要步步为营、循序渐进,遵循规划先行—选择试点—试点效果评价—复制放大、扩大范围—运行优化、持续调整5个步骤进行。国内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需要特别关注政策法律、模式选择、企业文化、人才和组织架构、技术储备5方面存在的风险,推荐按照“数据+平台+应用”模式全面建设。
    长庆油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成效与认识
    付锁堂 石玉江 丑世龙 马建军
    2020, 39(5): 9-15.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20.05.002
    摘要 ( )   PDF(1957KB) ( )  
    当前,油气田企业面临低油价和资源劣质化的双重压力,数字化、智能化成为企业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为有效应对低油价、高成本以及快速上产对劳动用工增长形成的压力,长庆油田重点围绕生产自动化、运营集约化、分析智能化、组织扁平化4个方向,推动先进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实施智能化“326”工程,按照技术攻关与示范建设、规模推广与优化提升、流程再造与体系配套三步走,加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工作力度,促进传统油气田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深刻变革,实现以技术密集替代劳动力密集,岗位劳动生产率和企业运营效率大幅提升,初步探索出一条特大型油气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路径。
    海上智能油田建设研究
    陈溯 安鹏 吴刚 张羽
    2020, 39(5): 16-23.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20.05.003
    摘要 ( )   PDF(2011KB) ( )  
    在全球经济下行和油价持续低迷的挑战下,数字化转型成为石油公司保持行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研究分析了国内外智能油田建设现状,其中,BP公司的未来油田和壳牌公司的智能油田是建设的先行者,鲁迈拉油田、雷普索尔公司、诺布尔钻井公司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在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智能油田建设、转型增效中见到成效。智能油田正在向跨界合作的建设模式、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平台化的IT服务模式转变。中国海油的海上智能油田建设以勘探、开发、生产、钻井、工程和研究等核心业务智能化为重点,通过管理转变和流程优化,在基础服务、全面感知、整体协同、科学决策、自主优化5个方面取得成果,提出了“一个平台、一湖数据、两套体系、三级组织、四类应用”的下一步建设思路。
    气田开发生产数字化管理转型探索与实践
    贾静 粟鹏 魏可萌 陈强
    2020, 39(5): 24-33.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20.05.004
    摘要 ( )   PDF(4854KB) ( )  
    安岳气田龙王庙组气藏通过高水平的数字化气田建设,在前端实现了自动采集、自动传输、实时感知,中端实现了安全存储、实时监视、集中管控,后端实现了初步智能分析、数据共享与技术支撑。前端、中端、后端一体化协同、高效联动与数据共享,快速推动了传统业务流程重构与工作方式变革,全面构建了“单井无人值守+区域集中控制+调控中心远程支持协作”的管理新模式和“电子巡井+定期巡检+周期维护”的运行新模式,实现了数字化条件下的开发生产转型升级。开发生产数字化助力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生产维护成本、应急处置成本大幅降低,提质增效效果显著,员工数字化能力和幸福指数大幅提升。为了建设好数字化油气田,建议要解放思想,革新管理体制和模式;加强技术创新,推进综合集成共享;提升全员数字化转型认识,坚持业务驱动,不断演进和优化。
    勘探开发数据资产化管理实践与思考
    徐鹏 高健祎 陈溯 张旭光
    2020, 39(5): 34-40.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20.05.005
    摘要 ( )   PDF(2181KB) ( )  
    勘探开发数据管理一直是油气行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数据湖成为近年油气企业数据管理的重要手段。中国海油借鉴行业领先实践经验,提出了勘探开发数据资产化管理理念。自2011年起开展勘探开发一体数据中心A2系统建设,从标准体系、管控体系、支撑平台3方面入手,贯穿数据采集、存储、使用3个阶段,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数据资产化管理体系。A2系统创建了国内先进的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模型及模型驱动体系,自主研发了企业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了跨专业数据的集中展示和共享应用,减少了业务人员80%的数据搜集和编排工作量,通过为新建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可减少新建项目30%~50%的工作量和投资费用。中国海油将以A2为基础扩展相关数据标准,将数据采集固化到业务流程,并开展勘探开发数据湖平台建设,构建支撑业务智能分析、人工智能分析的大数据服务能力。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石油工程领域的影响及建议
    光新军 王敏生 耿黎东 闫娜 皮光林
    2020, 39(5): 41-47.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20.05.006
    摘要 ( )   PDF(2168KB) ( )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的新引擎和核心驱动力,已经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技术。研究分析斯伦贝谢、康菲、壳牌、BP等国际知名油气公司近年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实例,对石油工程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产生深刻影响。如促进石油工程产业向少人或无人操作方向发展,推动多部门协同、多学科互通,加深全产业链一体化融合;通过提高储层认识,优化钻井和压裂参数,助力石油工程技术增储上产、降本增效。结合我国石油工程业务发展现状,指出国有石油公司要围绕油气勘探开发降本增效,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推动石油工程产业升级带来的挑战,搭建大数据一体化融合平台,强化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内部政策扶持力度,加速推进石油工程业务转型升级、关键技术升级换代和技术人才梯队建设,逐步构建石油工程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科技管理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管理创新实践与建议
    许晓明 卢山 刘磊 韩永科
    2020, 39(5): 48-53.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20.05.007
    摘要 ( )   PDF(1573KB) ( )  
    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的主要承担单位和技术支撑单位之一。结合多年在专项的攻关与推进、机构与规章制度建设、过程与周期管理、经费执行、信息化建设中的探索实践,指出要实现国家项目的现代化管理,应做好项目顶层设计和经费预算;建设适合本单位的国家项目管理规章制度;持续跟踪项目阶段目标落实情况,强化“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机制;不断创新财务管理机制,强化经费的推行力度;建立稳定可靠、通用性强的国家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形成一套适用于企业的国家项目科学管理体系。
    专业技术岗位序列制度改革探索与启示——以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为例
    翟云萱 卢攀辉 张广利
    2020, 39(5): 54-58.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20.05.008
    摘要 ( )   PDF(1572KB) ( )  
    如何激励科技人才投身科技创新、取得重大创新成果,是企业提高自身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手段。中国石油集团推行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专业技术序列改革,建立专业技术序列和管理序列的“双序列”职级体系。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作为试点单位,首先开展了专业技术序列制度改革。从首席技术专家到技术员设立7个层级,根据管研院科学研究、质量标准、技术服务3个业务领域特点,分设14类技术岗位,确定4类要素12项指标的选聘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本素质、工作绩效、成果水平、综合表现等。坚持薪酬分配效益导向,提升专业技术人员薪酬水平,突出效益指标在绩效奖金分配中的主导作用。经过4年探索实践,初步打通了科技人才成长通道,优化了人才结构,激发了科研骨干的创新创效活力,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并推广应用,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经验。
    我国石油工业领域发明专利权维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吴聃 牛立全 张奇 毕研涛
    2020, 39(5): 59-69.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20.05.009
    摘要 ( )   PDF(2488KB) ( )  
    研究我国石油工业领域的发明专利权现状,对于我国石油公司的专利布局策略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三大石油公司与国外公司发明专利权维持状况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专利权维持率、有效发明专利维持时间、有效发明技术领域分布不同。国外公司在我国石油工业主要技术领域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平均约为433件,专利权维持率较低,平均为52.85%,其中,国际石油公司有效发明专利权集中分布在下游技术领域,技术服务公司则集中分布在上游技术领域。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在我国石油工业主要技术领域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分别约为9640件、25885件和2735件,专利权维持率平均为92.2%;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的有效专利分布均衡,中国石化主要分布在下游技术领域。专利权维持成本、技术更新替代、企业专利战略与管理制度是影响专利权维持的主要因素。建议我国石油公司的专利布局应侧重于市场竞争激烈的下游技术领域,针对竞争对手的技术分布特点开展专利战略布局,同时加大对创新主体的培训力度,从创新源头提升专利质量和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技术前沿
    油田开发对标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
    曹晨 王东辉 王洪亮
    2020, 39(5): 70-76.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20.05.010
    摘要 ( )   PDF(2097KB) ( )  
    油田开发对标分析是石油公司改进管理、提高开发水平、实现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基于目标引领、问题导向、分级对标和信息驱动等原则,提出了因果分析法、油藏类型标准化法、三区三类法 3种对标分析方法,构建了涵盖技术指标、管理指标、经营指标三大类29项内容的油田开发对标指标体系。以中国石油集团各油气田公司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中高渗透砂岩、低渗透砂岩、稠油、砾岩、特殊岩性五大类型油藏开发水平分级评价和对标管理,以及中外国际大石油公司对标。对标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石油在资源量和产量规模上具有较大优势,但多井低产的现状对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的精细化带来挑战,主要指标存在差距,成本仍处于劣势。为此提出了加强动态化对标,确保指标的前瞻性和标杆的先进性;加强措施制定、制度保障,持续改进、督导检查,坚持对标常态化,增进信息交流共享等针对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