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3年, 第3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3-12-25
    上一期    下一期

    发展战略
    技术创新
    科技管理
    专家论坛
    环球石油
    成果推介
    总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发展战略
    以技术创新为引擎 提升物探国际竞争力
    王铁军,张玮,郝会民,张少华,周长征,肖贞雄,宋建军
    2013, 32(6): 1-5.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3.06.001
    摘要 ( )   PDF(6456KB) ( )  
    为提升物探技术服务保障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东方物探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工作,瞄准技术前沿,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占领和扩大市场规模。公司实施科研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开放的技术研发和成果推广转化体系,进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鼓励创新和成果应用的考核激励机制,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成就,找油找气能力显著提高。据统计,东方物探已形成了物探软件和装备"两大利器",取得了油藏、深海、复杂区"三项关键技术"的重大进展。累计申请专利234项,获得授权专利133项,科研成果应用率达80%以上,开发的GeoEast大型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和ES109大型地震仪器,填补了国内空白,改变了国内物探行业核心软件和装备长期依赖引进的局面,显著提升了国际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国际项目高效运营的实践
    刘聚祥,曾庆平,马永琴,刘启仓,杨彦军,聂建鄂,宋晶
    2013, 32(6): 6-10.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3.06.002
    摘要 ( )   PDF(6654KB) ( )  
    东方物探走出国门,跨入国际市场曾面临许多难题。为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应对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确保国际业务逐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些年在项目运营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管理创新,推行"以项目为中心"的理念,建立"三个层级两大系统"的扁平化矩阵式管理体系,实施以"绩效为本、管理下沉、分级授权、快速决策、靠前支持、细化管理"为特征的高绩效项目运营管理,推广应用公司核心创新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推行跨文化管理,有效提升了项目运营能力、资产创效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了国际项目的高绩效运营。目前,东方物探陆上采集业务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综合实力跻身全球第二,已经由行业规则的遵循者转变为行业规则的倡导者和制定者,在国际物探市场的话语权、影响力大大提升。
    借鉴国际经验 加快建设世界水平的能源智库
    万宏,杨兆明
    2013, 32(6): 11-14.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3.06.003
    摘要 ( )   PDF(5023KB) ( )  
    智库是社会进步的产儿,是影响政府决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建设世界水平的能源智库为国家和石油公司提供能源发展战略咨询,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增强能源企业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智库的定义与活动方式、当前全球这类组织的发展状况,进而阐明了建立我国能源智库的重要性、紧迫性,并对如何在建立和发展高水平的能源智库提出建议,具体措施包括:要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要保持研究的科学性、客观性和独立性;要注重发挥特色,打造品牌;要努力汇集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要改革智库管理运行机制。
    技术创新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及前景展望
    张焕芝,何艳青,孙乃达,李万平
    2013, 32(6): 15-19.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3.06.004
    摘要 ( )   PDF(6481KB) ( )  
    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在未来能源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其开展了相关研究,其中,美国和日本已经成功进行了实采试验,并将于2015年和2018年实现商业化开采。文章介绍了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梳理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及发展方向,对未来20年全球开采进程进行了预测,为使我国早日跻身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开发前列,提出了进一步明确攻关方向、适时推进试采工作、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合作等具体建议。
    中深层稠油油藏开采工艺技术试验研究
    马丽,许冬进,王亮,焦磊
    2013, 32(6): 20-22.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3.06.005
    摘要 ( )   PDF(3993KB) ( )  
    中深层稠油油藏由于埋藏深、原油黏度大,原油在地层和井筒中的流动性差,采用普通常规的蒸汽吞吐、蒸汽驱等浅层稠油开采技术进行开采比较困难。解决中深层稠油的开采问题,必须解决原油的流动性问题。以新疆油田吉7井区为代表,开采中采用了储层改造、空心泵配套过泵电加热、螺杆泵举升、掺液降黏等一系列工艺技术,取得了有效、经济的开发效果,通过技术集成实现了中深层稠油技术可采,单井产量比试验前增加1倍,同时生产成本降低了1/3,解决了油藏开发实际问题。
    非金属复合管在油气长输管道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黄琳,孙晶,孙鹏,张彦楠
    2013, 32(6): 23-25.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3.06.006
    摘要 ( )   PDF(3960KB) ( )  
    根据油气长输管道钢质管材应用的实际情况,国内外管道界都注意到非金属复合管(钢塑复合管、铝塑复合管、玻璃钢、热塑性复合管、复合增强钢管等)的应用前景,并致力于非金属复合管新产品的开发。在分析钢质管材应用利弊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热塑性复合管(RTP)、复合增强钢管的性能、应用领域,阐释了复合管应用于油气长输管道的可行性以及推广应用所必须解决的诸如标准、寿命、原材料供应、检测、连接与运输等问题。指出国内管道界要在积极跟踪、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充分发挥创造力,早日攻克复合长输管道工业性应用难题。
    科技管理
    测井成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实践与认识
    赵明,金鼎
    2013, 32(6): 26-28.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3.06.007
    摘要 ( )   PDF(4049KB) ( )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解决近年来一些较为重要的技术装备研发成果应用推广进展缓慢的问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以重大科技推广专项为依托,加强组织、加强投入、加快重大新技术推广的新模式。测井成套技术装备重大推广专项作为集团公司第一次实践,创新组织与管理,建立多方合作的推广项目组织与工作协调机构,加强技术支持,提高技术装备的适应能力和服务水平。自2010年项目启动至今,已累计投产165套EIlog快速与成像测井系统装备,占集团公司国产裸眼井测井技术装备的比例超过1/3,大量节约了引进成本,取得了较好实施效果,形成了较为完整、可供借鉴的运作模式。对继续做好新技术推广,提出要加强成果熟化工作、加大生产管理推动、改进鼓励政策等建议。
    加强国家专项经费管理的思考
    杨静
    2013, 32(6): 29-31.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3.06.008
    摘要 ( )   PDF(4086KB) ( )  
    随着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系建设,企业牵头承担的国家专项的数量和金额逐年增加,国家专项经费在企业科技经费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凸显出来。针对企业当前的国家专项经费管理现状,指出存在企业未对专项经费使用进行专门管理、支出不规范等具体问题,分析了问题原因,并对加强管理提出了建议,具体包括: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严格经费调整程序;理顺管理关系,提升经费管理水平;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等。
    专家论坛
    大庆油田早期地质认识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蒋其垲
    2013, 32(6): 32-34.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3.06.009
    摘要 ( )   PDF(4000KB) ( )  
    文章记述了20世纪70年代改变大庆油田地质工作面貌、引领勘探开发不断深入发展的一次地质认识的重大突破,即通过深入的岩相古地理研究,确认"大庆油田从沉积学上讲,是大型湖盆河流—三角洲型沉积相"的新论断,推翻了传统的"泛湖论",使人们耳目一新,破解了油田生产中出现的诸多矛盾。文章全景式地解析了这一事件形成、发展的客观环境和主观原因,介绍了据此理论形成的一整套动静结合、细分沉积相的研究方法在大庆油田,乃至全国许多油田开发生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种油田开发项目综合评价新方法
    李斌,高正原
    2013, 32(6): 35-38.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3.06.010
    摘要 ( )   PDF(5151KB) ( )  
    综合评价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逐渐形成较成熟完善的评价体系,但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计算繁杂。为了解决油田开发项目的综合评价问题,提出一种目标差异程度法,其基本思想是设立一个最佳目标,以计算评价对象与最佳目标的差异程度来论短长,差异程度越小越好。通过对油田开发项目的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理论依据明了,计算简便易行,是一种行之有效综合评价新方法,科学、可靠、适用。
    环球石油
    国外钻、完井技术新进展与发展趋势(Ⅱ)
    汪海阁,刘岩生,王灵碧
    2013, 32(6): 39-43.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3.06.011
    摘要 ( )   PDF(6201KB) ( )  
    研究了近年来国外完井技术革新与进步情况,完井技术创新主要围绕水平井开展,在i-Frac完井工具、智能完井、多级压裂完井技术方面都有新进展,特别是膨胀管技术和多级完井工艺得到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压裂段数倍增技术、缝网压裂技术、高速通道压裂技术等的进步使压裂呈现出平均分压段数不断增加、平均段间距不断减小、平均单段加砂量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正在开发的双壁同心钻杆钻井新方法、无钻机钻井方法、天然气水合物开发钻采技术、太空钻探技术、深冷压裂技术等有望使钻井技术发生新的革命。
    美国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提速提效案例与启示
    杨金华,田洪亮,郭晓霞,吕建中,何艳青
    2013, 32(6): 44-48.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3.06.012
    摘要 ( )   PDF(6629KB) ( )  
    自2004年起,美国开始大规模应用水平井开发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数量呈爆发式增长。随着技术的进步,美国页岩气水平井的平均水平段长度不断增加,钻井周期不断缩短,单位进尺钻完井费用持续降低。通过美国的Fayetteville气田、Marcellus页岩气产区、Eagle Ford页岩气产区3个案例,具体分析了该国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提速提效措施,主要包括简化井身结构,应用工厂化作业模式及配套钻机,采用个性化高效钻头及油基钻井液,以及高效实用的常规导向钻井技术或旋转导向钻井技术。最后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了大力推行工厂化钻井、加快发展旋转导向钻井、重点发展个性化钻头和钻井液、提高钻井设备可靠性和耐用性等建议。
    全球物探市场发展现状、行业变化与发展趋势
    刘孝成,初征,彭宏韬
    2013, 32(6): 49-51.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3.06.013
    摘要 ( )   PDF(4217KB) ( )  
    全球物探服务项目主要包含地震数据采集、数据供给与装备销售等,目前市场规模达100多亿美元,主要由几家大型物探服务公司所瓜分。2012年,WesternGeco、CGG-Veritas、东方物探和PGS公司4家合计的市场份额占全球物探市场总份额的80%。这些公司都拥有自己的优势地区,市场特点主要是集中度日益提高,寡头垄断突出;重组兼并活跃,大有重新洗牌的趋势。今后一段时期,全球物探服务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垄断趋势持续加强,海上需求明显增加,大型物探公司将在并购中实现快速增长,全力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坚持走一体化发展之路,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
    成果推介
    X70钢级φ1016mm×17.5mm螺旋缝埋弧焊钢管
    赵红超,田鹏,孙宏,张晓东,王海生
    2013, 32(6): 52-54.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3.06.014
    摘要 ( )   PDF(4173KB) ( )  
    为满足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等天然气长输管线对于大口径、大壁厚X70螺旋埋弧焊管的需求,华油钢管有限公司开发出了X70钢级ф1016mm×17.5mm螺旋埋弧焊管新产品,实现了国产化。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西气东输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其中,钢管管体横向的屈服强度平均为529MPa,抗拉强度平均为645MPa,管体横向的夏比冲击功平均值大于300J(-10℃),焊缝夏比冲击功平均值163J(-10℃),热影响区夏比冲击功平均值204J(-10℃),DWTT剪切面积平均为100%(0℃)。研发出高钢级、大口径、大壁厚螺旋钢管低应力成型技术、焊接技术、专用焊材开发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并形成了规模化生产能力。该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陕京二线、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等天然气长输管道,钢管的各项技术指标满足了管道要求。
    X65钢级φ762mm×28.6/30.2mm海底直缝埋弧焊管
    任景辉,付彦宏,陈小伟,李志华
    2013, 32(6): 55-57.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3.06.015
    摘要 ( )   PDF(4026KB) ( )  
    2009年我国南海深水天然气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所需钢管为X65钢级φ762mm×28.6/30.2mm海底直缝埋弧焊管,设计压力23.9MPa,技术要求远高于陆上管线。巨龙钢管公司通过与钢厂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先后解决了板材强度、韧性及焊接性等难题,开发出海底厚壁钢管成型、焊接、扩径、水压等工艺技术及工装模具,系统掌握了海底、厚壁钢管的制造工艺技术,按期完成3.15×104t海底管线用钢管的生产任务。研制钢管的力学性性能优良,母材、焊缝及熔合线位置的夏比冲击功平均值分别达450J、193J和290J,DWTT剪切面积平均达94%,同时具有极高的外观尺寸精度。该项目实现了我国深海高压油气输送钢管的国产化,为大壁厚、大应变、耐腐蚀等钢管以及超神海底管线用焊管的研制生产积累了经验。
    管道完整性数据管理系统
    魏衍斌,刘复铭,成真
    2013, 32(6): 58-59.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3.06.016
    摘要 ( )   PDF(2897KB) ( )  
    管道的完整性数据管理是目前国际管道公司实施的先进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管道建设进入高峰期,迫切需要结合我国国情的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实现管道的本质安全。基于此,根据国内管道的实际现状,研究了符合国内国情的管道完整性数据采集与管理规范,建立中央数据库,统一存储管理完整性管理需要的所有数据,大幅提升了数据采集、入库的效率,提供数据检查和自动校验的机制,确保了入库数据的准确性,实现了可视化展示的图形与数据的交互和集成,并提供了对二次开发的支持。系统自2008年全面推广,已应用于中国石油集团多项重要工程,油气管道总里程达5×104km,应用效果良好。
    钻井废水深度连续处理装置
    陈立荣,李新民,蒋学彬,李辉,黄敏,张敏,何天鹏
    2013, 32(6): 60-61.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3.06.017
    摘要 ( )   PDF(2949KB) ( )  
    钻井废水深度连续处理装置为一体化撬装式处理装置,主要用于油气田勘探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该装置将化学混凝、斜板快速分离、吸附氧化、超滤、反渗透等技术工艺集成一体,各处理工艺既可单独使用,也可有机结合,既可满足钻井后期高浓度废水处理,又可用于钻井前期低浓度废水处理和井队搬迁后残余废水处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现场处理的钻井废水可以达到直接排放标准。装置安装、操作、运输方便,解决了油气田作业过程中钻井废水处理达标难的问题,提高了绿色作业水平,降低了环境风险。
    大型压力容器整体热处理控温设备
    李忠林,王学成,李嘉,谢斌,杜国军,乔连庆,赵倩颖,米嘉
    2013, 32(6): 62-68.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3.06.018
    摘要 ( )   PDF(7702KB) ( )  
    当前石化行业的压力容器呈现超大、超厚的发展趋势,如何提高单体燃油燃烧器供热能力成为热处理能力的关键技术难度。HT-Y9.1000型燃油整体热处理控温设备,是对压力容器采用柴油内部燃烧加热方法进行现场整体热处理施工的控温设备,包括温控、燃烧器调节、变频、数字运算、测温和抗干扰等系统,具有提高燃烧器输出功率、自动控温、确保燃烧器运行稳定性、抗干扰等多种功能。设备热处理能力达1200L/h,控制精度0.3级,最大热处理重量700t,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外多项工程,实现了燃烧器的自动控制,大幅提高了单体燃烧器的供热能力,有效保证了测温控温的精度,极适用于超重球罐及大型压力容器现场整体热处理施工需要。
    总目录
    《石油科技论坛》2013年 第32卷 总目录
    2013, 32(6): 69-71. 
    摘要 ( )   PDF(3289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