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7年, 第3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7-06-25
    上一期    下一期

    发展战略
    科技管理
    技术创新
    专家论坛
    环球石油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发展战略
    天然气人民币:融合能源安全与金融安全的构想
    黄晓勇
    2017, 36(3): 1-6.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7.03.01
    摘要 ( )   PDF(1904KB) ( )  
    提出“天然气人民币”构想,旨在倡导在国际天然气贸易中推行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提升我国天然气的定价话语权,更好地维护我国能源、金融安全和经济利益。选择天然气作为人民币国际化载体,从时机、 地位、市场前景等方面来看都是最佳的,也是可行的:一是LNG 的发展使天然气贸易更趋便利化,逐步具备全球贸易 的条件;二是全球天然气供给宽松,已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能源品种,东北亚地区天然气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我国 将会成为天然气消费大国中唯一需要大量进口天然气的国家,未来天然气贸易量将保持增长态势;三是中国经济和区 位条件优越,具备成立区域或全球性交易中心的条件。具体实施方面,除了努力促成建立东北亚地区乃至全球天然气 现货与期货交易中心之外,还必须加快推动东北亚和俄罗斯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稳步推进国内天然 气行业改革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国际天然气合作,并做好规划编制和交易合约设计。
    替代能源发展对我国石油需求影响分析
    牛 犁 王柏苍 闫 敏 靳 烨
    2017, 36(3): 7-15.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7.03.02
    摘要 ( )   PDF(3009KB) ( )  
    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替代能源发展成为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的必然选择,这 将对以石油为代表的传统能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我国替代能源发展迅速,开发总量、新增容量、新增投资、 消费占比等多个指标位居世界前列甚至第一。该报告跟踪研究了非常规油气勘探开采技术、建筑节能环保技术、储能 技术、小型核裂变技术、能源互联网+ 技术的最新进展,研判展望了国内外替代能源关键前沿技术中长期发展趋势, 具体分析了车用燃气、新能源汽车、生物质燃料、煤基液体燃料等替代能源的发展阶段以及对石油需求的影响,并定 量测算了这些主要品种在2020 年、2030 年、2050 年对石油的替代率。建议我国石油企业应围绕能源革命积极调整公 司发展战略,优化业务板块和布局,增强创新能力,构建“互联网+ 能源”发展框架,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以实 现公司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科技管理
    煤层气开采先导试验基地建设与运行实践
    张以明 代玉所 程相振 杨春莉 孙卫华
    2017, 36(3): 16-21.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7.03.03
    摘要 ( )   PDF(1962KB) ( )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建设煤层气开采先导试验基地的总目标是建成一个煤层气开发的新技术研发基地, 以逐步形成具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体系。试验基地运行几年来围绕煤层气开发典型问题开 展实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具体包括:开发无杆水力排采新工艺,解决煤层气排采过程中偏磨、灰堵、变 幅窄难题;自主开发软件解决了采气、集气线结液点精确定位问题;优选高压变频节能技术,实现节能增输;实验研 究促使KCl 科学使用,界定了HRS 强氧化剂使用范围;建立了煤岩可改造性评价指标体系等,充分发挥了试验基地 的技术支撑作用。针对目前试验基地运行存在的具体问题,从机构编制、支撑条件、招才引智、自主创新等方面提出 了解决方案。
    中国油服行业效率评价与分析 ——以24 家上市公司为样本
    李海东 胡国松
    2017, 36(3): 22-28.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7.03.04
    摘要 ( )   PDF(2720KB) ( )  
    在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油服公司如何提高经营效率,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文 章通过DEA 模型及Malmquist 指数,对我国24 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油服公司2011—2015 年的经营效率分别进行了静态 和动态测评。指出我国油服行业在经营管理及制度建设上仍不够完善;国有油服公司的平均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 模效率均高于民营油服公司;2011—2015 年我国大部分上市油服公司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低油价下,适当进行公 司资产重组有利于油服公司提高经营效率。因此应不断完善油气行业运行与监管机制;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 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扩大经营规模;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重视资本市场的作用;加强对经营过程的 精细化管理和各生产环节的无缝衔接。
    技术创新
    低油价下油田关井限产决策指标及其应用
    石建姿 潘志坚 曲德斌 诸 鸣
    2017, 36(3): 29-31.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7.03.05
    摘要 ( )   PDF(1617KB) ( )  
    在国际原油价格低位徘徊的新常态形势下,石油公司需对低效无效的高成本区块实施关井限产,以有效控 制成本,实现效益生产。针对如何快速科学地选择关井限产目标这一迫切需求,研究提出了关井限产决策指标。介绍了 临界油价及其计算公式,指出决策指标可用来指导整个石油公司、油区和具体区块进行产量结构优化,以及不同开发方 式的产量调整,对整个公司或油区的下年度计划也有实用价值。
    基于专利分析的纳米采油技术发展趋势
    郭小哲 韩文磊 牛慧珍 孔祥明
    2017, 36(3): 32-40.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7.03.06
    摘要 ( )   PDF(4023KB) ( )  
    随着致密、页岩、深部等油气难开采储层的战略接替,纳米采油技术依赖其超常特性或将开辟石油工业 的新局面。为研究其前沿技术价值,应用汤森路透专利数据库,生成纳米采油技术专利地图,通过筛选和分析,归纳了 18 项关键技术;划分出3 个发展阶段,目前处于纳米采油规模产业起步阶段;从专利权人角度分析竞争格局,贝克休斯、 哈里伯顿、斯伦贝谢三大油服公司处于较强优势,中国占有一定比例,但涉及公司较分散;对磁性纳米、地层纳米处理 剂、井筒纳米处理剂、纳米驱油、纳米支撑剂5 个专项技术进行重点分析,从专利数和施引量研究了发展历程和具有影 响力的专利权人,横向对比分析了竞争局势;通过5 个专项技术专利数的叠加与总专利数的对比,得出纳米采油技术发 展规律,进行趋势预测,指出今后研究方向。
    基于发明专利现状的中国石油炼油化工技术创新力分析
    李晓艳 李 琰 王玲玲
    2017, 36(3): 41-44.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7.03.07
    摘要 ( )   PDF(2616KB) ( )  
    基于发明专利,从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主体、主要支撑技术对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领域的技术现状进行了 研究。炼油领域中炼油催化剂、炼油工艺作为主导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占30% 以上,炼油催化剂主要专利支撑技术为加 氢处理催化剂、催化裂化催化剂、催化材料;化工技术的发明专利主要在化工催化剂、有机化学品、高分子化合物、高 分子组合物、环保五大技术中有突出表现,化工催化剂发明专利数量占1/4 以上,其中聚烯烃催化剂专利数量优势明显, 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分析指出,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领域在技术创新上虽取得进步,发明专利数量逐渐增加,但 技术创新主体平均发明专利数量较少,技术比较单一,优势不明显,支撑技术较少,今后需加强技术的顶层设计和战略 规划,集中力量开展技术创新,对产生的发明创造进行合理有效的专利布局。
    专家论坛
    颠覆性材料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对传统能源的潜在影响
    姚子修 金 旭 李建明 魏松波 雷丹妮
    2017, 36(3): 45-49.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7.03.08
    摘要 ( )   PDF(1899KB) ( )  
    当前能源领域材料技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未来地位将产生重大冲击。虽然化石能源相 当长一段时间内仍会占据主导地位,但长远看被颠覆替代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关键取决于材料科学的发展节奏与成熟性。 以能源领域颠覆性材料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为主线,阐述了颠覆性材料技术及其在能源替代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介绍了能源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颠覆性材料技术,具体包括纳米、高效储能、新型太阳能发电、燃料电池、超级电容、 微型核电、可控核聚变等技术,分析了这些颠覆性材料技术对传统能源的潜在影响。传统能源企业应早作筹谋,加快对 功能纳米材料、储能电池等相关领域的跟踪研究,为公司业务转型发展提供技术依据。
    环球石油
    2017 年国际油服市场分析与趋势预测
    姚云飞 蒋海军 王利军 王敏生 闫 娜 孙 键
    2017, 36(3): 50-54.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7.03.09
    摘要 ( )   PDF(1838KB) ( )  
    2016 年是世界石油市场再平衡的转折点,尽管油价探底回升,但多数石油公司继续削减油气勘探开发投 资规模,油服市场连续两年呈下跌态势。油服公司生存环境恶化,举步维艰,国际主要油服公司及时转变发展思路,开 展战略调整,发展特色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幅压缩成本。2017 年,油气市场再平衡过程仍将持续,供给保持相对 宽松,但幅度收窄。受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减产协议的影响,油价将逐步震荡回升,但仍将保持低位。预计2017 年 Brent 和WTI 原油价格平均为56 美元/bbl 和54 美元/bbl。油价回升将带动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反弹,但反弹力度有限, 油服市场寒冬仍将持续,区域市场发展差异化特征明显,全球油服市场竞争格局将迎来重要变化,竞争更加惨烈。
    低油价时期全球物探行业挑战与机遇
    曲晓强 肖贞雄
    2017, 36(3): 55-59.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7.03.10
    摘要 ( )   PDF(2218KB) ( )  
    油价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相叠加,决定了本轮油价恢复将是漫长的过程,而低油价对油气工业上游的冲击 物探行业首当其冲。当前,世界物探行业整体遭遇重挫,陆上采集产能严重过剩,深海采集危机中影响最大,多用户市 场暴利时代结束,处理解释和油藏市场成为转型升级方向,装备制造市场风光不再。世界物探行业呈现出新趋势和新特 点,行业竞争格局或将从垄断竞争走向完全竞争,行业价值链构成呈现“微笑曲线”结构,预期未来仍将面临更大洗牌 和更加残酷的竞争,行业商业模式出现风险勘探新苗头,跨界现象或将日益普遍。同时,世界物探行业也存在触底反弹 的机遇,并亟待革命性、领先型技术来引领行业重生。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石油工程技术创新战略及启示
    光新军 王敏生 闫 娜 皮光林 思 娜
    2017, 36(3): 60-67.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7.03.11
    摘要 ( )   PDF(4482KB) ( )  
    为确保在全球的技术领先地位,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非常重视石油工程领域技术研发,积极实施科技创新 计划。文章分析了公司的技术创新战略基础、目标、方案和行动,公司在技术选择上,重点研发极大储层接触技术、智 能油田控制、无源地震监测、储层纳米机器人、千兆网格数值模拟、智能流体、仿生井等前沿创新技术,技术获取策略 主要采取自主创新和合作研发。建议我国国家石油公司石油工程技术创新战略制定时应:(1)采用“有所为,有所不为” 的原则选择技术发展方向;(2)坚决改变以跟随为主的科研模式,实现跟跑向领跑的转变,在核心技术方面采用技术 领先战略;(3)注重开放创新,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4)注重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建立学科创新团队,通过 学科交叉提高技术创新水平;(5)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绩效评估,制定科研项目评价体系,保证科技研发的效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