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6年, 第3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6-02-25
    上一期    下一期

    发展战略
    科技管理
    技术创新
    专家论坛
    环球石油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发展战略
    低油价时期石油企业管理创新探讨
    余晓钟 薛瑞馨 杨 洋
    2016, 35(1): 1-5.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6.01.001
    摘要 ( )   PDF(1629KB) ( )  
    当前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如何摆脱低油价的不利影响、走出经营困境是当前石油企业面临的十分重要且 紧迫的问题。从石油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经营管理创新、技术创新3 个方面分析了低油价时期管理创新的路径。研究表明: 低油价时期石油企业战略创新要从调整石油产业链优化经营业务、实行同心多元化战略迎接新能源革命两方面进行; 经营管理创新主要从组织变革、精细化管理、营造低碳文化、降本增效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则依据石油产业链上、中、 下游的不同情形进行选择。
    科技管理
    油气管道企业科技发展目标指标体系研究
    张 斌 高山卜 张玉志 王乐乐 张雪琴
    2016, 35(1): 6-10.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6.01.002
    摘要 ( )   PDF(1631KB) ( )  
    科技发展目标是科技规划的核心部分,对指导企业未来一段时期科技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科 技发展目标指标体系应遵循承接性、适应性、相对稳定性、可评估性等原则。从国家、地方及石油石化行业3 个层面, 梳理了科技发展规划中发展目标指标设置情况,并从研发投入、创新能力、科技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科技人才队伍及 其他指标分析了科技发展指标在油气管道企业科技发展规划中的适用性,依据该行业科技发展特点,制定了油气管道 企业科技发展目标指标体系。
    油气田企业科技项目效益量化评价模型研究
    刘 斌 许 艳 刘晶洁
    2016, 35(1): 11-14.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6.01.003
    摘要 ( )   PDF(1615KB) ( )  
    针对油气田企业科技项目效益量化难的问题,通过剖析科技成果表现形式,提出了按“特征属性”界定科 技项目的分类方法,运用技术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三大类7 个亚类的不同类型项目科技投入回 报与成果效益量化评价模型,确定了科技项目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归一化处理模型,使所有科技项目在同一平台 上效益量化排序,增强了项目创造价值的可比性。通过某企业2013 年48 项科技项目的效益评价,进一步证实了研究成 果的实用性。
    科研生产项目分级管理探索与实践
    吴光武 张 媛 张 鹏 项建琼 商莹华
    2016, 35(1): 15-17.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6.01.004
    摘要 ( )   PDF(1290KB) ( )  
    中海油研究总院针对近几年科研生产项目数量激增、管理难以到位等问题,优化项目管理模式,实施项 目分级管理。按照规模大小、难易程度、任务来源、研究期限等因素,将科研生产项目分级,逐步将项目管理主体由 集中管理转移至分层次管理。分级管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3—2014 年)将项目分3 个层次,研究总院科技 管理部负责一、二级项目管理,二级院(中心)负责三级项目管理;第二阶段(2015 年至今)将项目分为研究总院级 别与院(中心)级别,科技管理部负责研究总院级项目管理,二级院(中心)负责院(中心)级项目管理。通过分级 优化管理,项目管理更加清晰、有针对性,做到重要项目重点跟踪,进一步提升管理有效性和风险把控能力,项目管 理质量和效能大幅提高。
    关于软科学项目函评的公正性评价指标探析
    彭正新 陈 雷 迟艳波 窦亚丽
    2016, 35(1): 18-23.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6.01.005
    摘要 ( )   PDF(1929KB) ( )  
    科学、公正地评估管理研究成果的水平和价值一直是管理领域的难题,本研究针对管理成果函评组织管 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评价方法不完善、评委个人素质差异、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等,从制度和机制上进 行了分析。为提高评审质量,需建立评审工作质量考核办法,组建结构合理的评委队伍。运用相关评价指标,加强评 委工作质量的量化评估和考核,并以实例加以分析,最终就如何确保管理成果函评的公正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以项目建设为契机 推动石化企业新技术应用
    张景涛 冯记德
    2016, 35(1): 24-27.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6.01.006
    摘要 ( )   PDF(1481KB) ( )  
    针对石化企业如何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问题,通过对石化企业技术特点和石化工程项目进行分析,以中 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项目建设为例,指出应充分利用企业改扩建、生产装置技措改造、大检修、间断生产等时机推广应 用新技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先进技术有利于石化企业技术升级、新产品开发、节能减排,促进企业高效、持续、 协调发展,这种依托项目建设推广应用新技术的办法,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技术创新
    浅析我国气藏型储气库钻采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
    李国韬 张淑琦
    2016, 35(1): 28-31.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6.01.007
    摘要 ( )   PDF(1482KB) ( )  
    我国自2000 年第一座气藏型储气库——大张坨储气库投入运行以来,经过近15 年发展,形成了配套钻采 工程特色技术,在钻完井、固井、注采、储层保护、监测、老井封堵等工艺技术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较好地满足了我国 气藏型储气库建造的需要。为了适应今后发展形势,丰富和发展气藏型储气库建造技术,找准今后技术发展方向,针对 我国建设实际情况,结合国外储气库建造技术发展趋势,对我国气藏型储气库钻采工艺技术提出几点建议:实施工艺设 计的统一化和标准化设计;加强完井技术研究;注重监测井部署;科学选择注采管柱材质;强化注采井油套环空带压控 制技术研究;深入开展老井封堵处理技术研究等。
    专家论坛
    公司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问题探讨
    赵 明
    2016, 35(1): 32-36.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6.01.008
    摘要 ( )   PDF(2046KB) ( )  
    国企体制机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从国家层面看,改革重点是企业分类管理,回归经济本质,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走混合所有、资本多元化道路,实现市场化公司制经营管理;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主要是推进科技领域市场化, 建立搞活人才创新创效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万众创新的内在积极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方向, 将是在努力发展油气产业同时,进一步对未上市的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等服务业整合与重组;实行公司制、 混合所有制、择机上市、市场化等。公司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可有如下选择:一是继续实行双跨管理模式;二是适应公司 的总部与服务性企业公司制管理体制;三是建立科研单位公司化运作体制机制。
    加强油气资源管理的几点想法
    查全衡 李 丰 孙 平 王世洪
    2016, 35(1): 37-43.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6.01.009
    摘要 ( )   PDF(2168KB) ( )  
    油气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油气资源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文章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油气资 源管理历程,指出国家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工作,需牢固树立三个观念,扎实做好四项工作。必须树立的三个观念是:客 观的资源评价是正确决策的前提;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才能有真正的话语权;资源的经济价值取决于企业 能力。四项工作是依法治矿、地位超脱,重视特点、整体研究,深入调研、继承发展,国内国外、一篇文章。在油气资 源经营管理中,提出了应更好地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多储备油气;加大引进优秀人才力度;及时调整境外油气资源 结构;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开发油气;设立“石油上游业发展基金”等建议。
    我国页岩气开发示范区进展与启示
    许 坤 李 丰 姚 超 吕 雷
    2016, 35(1): 44-49.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6.01.010
    摘要 ( )   PDF(1748KB) ( )  
    对全球页岩气资源潜力及发展现状、中国页岩气示范区进展情况与美国页岩气发展历程进行了对比分 析,取得以下认识:海相页岩气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含气量高、分布稳定、面积广,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首选领 域;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需要非常规管理和非常规技术。中国页岩气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页岩气资源、市场、政 策和管网配套等条件与美国相比都有较大差距;资源潜力与规模效益开发尚不明朗;在目前单井成本下,2020 年实现 300×108m3 产量目标难度非常大。据此建议:立足四川盆地海相,稳步推进我国页岩气发展;创新管理,不断探索和应 用经济适用技术,降本增效;优选“甜点”、锁定“富集层”,提高单产;继续加大页岩气开发的政策扶持力度。
    环球石油
    美国海恩斯维尔页岩气产业发展模式分析及启示
    罗佐县
    2016, 35(1): 50-55.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6.01.011
    摘要 ( )   PDF(2170KB) ( )  
    海恩斯维尔作为美国七大页岩气产区之一,资源潜力大,2012 年产量达到历史高点,之后下滑至2014 年 企稳回升。作为干气区,海恩斯维尔的页岩气生产项目在低油价下实现盈利,其页岩气产业发展模式具有独到之处。与 巴尼特相邻具备地理优势、产量回落期间气价持续上扬、恒久的技术创新与进步、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是该地区页岩 气能够得以焕发青春的根本保障。油气生产商坚持科技创新、技术集成,采取延长分支井、加大注水量等技术手段,取 得良好效果。低油价下,油气生产商和服务商间加强协作、抱团取暖,通过产业组织形式的管理创新,降低了生产成本, 推动了技术创新。我国页岩气产业如何借鉴美国海恩斯维尔的成功经验,从“由点到面”发展道路、重视软环境建设、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坚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低油价对世界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的冲击及公司对策
    杨金华 何艳青 张焕芝 李晓光
    2016, 35(1): 56-63.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6.01.012
    摘要 ( )   PDF(3135KB) ( )  
    国际原油价格暴跌,世界重回低油价时代,给世界石油工业带来沉重打击,工程技术服务业步入“寒冬”。 2015 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大幅减少,与上一年相比下降25% 以上,导致工程技术服务业资本支出骤降,工作量锐减, 作业装备大量闲置,人员过剩。石油公司经营遭遇严峻挑战,收入与利润大幅减少,甚至严重亏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 提高。具体分析对比了国际五大陆上钻井承包商、五大海上钻井承包商、四大油田服务公司在2015 年前三季度的经营 收入、净利润数据。面对低油价的冲击,业内公司积极采取对策,致力于推动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降本增效,通过公 司并购,巩固市场地位,“化危为机”。可以预见,在本轮低油价时期将出现一批显著降本增效的新技术或颠覆性技术。
    奥巴马政府能源战略实施路径、成效及启示
    侯 敏 李 刚 袁省之
    2016, 35(1): 64-70.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6.01.013
    摘要 ( )   PDF(2260KB) ( )  
    奥巴马政府自2009 年执政以来,实施的能源战略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消费、石油对外依存度及碳排放 等方面设定了阶段性目标;具体包括增加国内石油供应和分散原油进口以保障能源安全,升级改造传统能耗企业以控制 碳排放,利用政府主导投资和政策支持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等。从原油进口多元化、能源消费结构、可再生能源发 展状况及能源利用效率4 个方面评价了奥巴马政府能源战略实施路径与成效;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认为奥巴马政府实施 的能源战略是成功的,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其能源战略对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升级与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指出我国应设定阶段性目标以推进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制定多维度新能源规划,为全产业链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