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8年, 第3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01-07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论坛
    发展战略
    科技管理
    技术创新
    环球石油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家论坛
    公司重大科技专项管理的认识与建议
    傅诚德 牛立全 范向红 宗 柳 杨宝莹 付晓晴
    2018, 37(6): 1-5.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8.06.001
    摘要 ( )   PDF(1181KB) ( )  
    以企业为主导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旨在解决企业重点生产技术难题,以新技术的生产应用为目标,具有 多学科、高投入、短周期、大团队的特点。在对中国石油集团重大科技专项多年跟踪服务,特别是近6 年的现场核查 工作中,发现总体进展顺利,但在专项设计及管理部署过程中仍存在顶层设计不够完善、关键技术和创新内容不够突 出、过程管理有待加强等状况。为促进重大科技专项管理不断深化,建议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紧紧抓住关键技术这 个“龙头”,严格设定技术经济考核指标,明确首席的责任和牵头作用;加强重大科技专项技术创新过程的要素管理 和时间节点管理;在整体布局时形成统一部署,按照“技术攻关、配套完善、规模应用”3 个技术成熟阶段滚动发展, 确保实现关键技术产业化。
    发展战略
    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李 雪 余晓钟 钟书丽
    2018, 37(6): 6-13.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8.06.002
    摘要 ( )   PDF(1279KB) ( )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天然气产业赶上了清洁能源大力发展的良好时机。川渝地区天然气资 源丰富、市场发展成熟、政策支持有利,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快速增长,然而经济可行性、技术发展瓶颈、产业管理 及社会生态问题给产业发展提出了考验。天然气作为川渝地区基础产业,研究建议在产业快速发展时期应统筹规划, 开放天然气市场,加大勘探开发力度,确保常规天然气稳产的同时推进页岩气快速上产,实现规模化生产,为未来川 渝天然气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科技管理
    我国中央企业基础研究问题分析及建议
    石书德 李 欣
    2018, 37(6): 14-18.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8.06.003
    摘要 ( )   PDF(968KB) ( )  
    支持一批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且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央企开展基础研究,提升引领性原始创新能力, 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研究指出,当前央企存在基础研究能力不强、创新源头 供给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水平科学家队伍缺乏、稳定的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专门的基础研究机构设置缺乏、基础 研究驱动的原创成果缺乏等方面。并剖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包括动力有待提升、管理方法不科学、人才制度制约、 自由探索文化缺失等因素。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引导力度,优化绩效考核体系,探索设立引导基金,优化审计工作;建议 央企设立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构建灵活的管理机制,创造条件引进科学家,以及建立宽松的科研环境。
    自主知识产权软件推广应用及启示
    马 龙 杨午阳 刘华清 周春雷 苏明君 魏新建 黄云峰 崔向丽 尹 路
    2018, 37(6): 19-22.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8.06.004
    摘要 ( )   PDF(932KB) ( )  
    为加快技术推广应用,中国石油勘探院西北分院研发的地震采集质量监控软件系统GeoSeisQC、地震沉 积学软件系统GeoSed 和地震综合裂缝预测软件系统GeoFrac 先后被纳入集团公司自主知识产权软件推广专项。软件 推广应用过程中,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多单位全力协作推进;分阶段、多方式加快技术推广步伐。具体从5 方面采取 了行之有效的措施:试点推广,实际应用效果为先;集中安装培训阶段加快扩大应用范围;加强重点探区技术支持, 完善远程服务平台;以推广促研发,形成良性循环;培养种子用户,发挥技术应用支撑作用。探索出的从深入现场调 研、重点用户培养,到标杆用户挖掘、长期跟踪服务、关注应用效果等为主要环节的原创技术推广应用新思路,对加 快软件成果推广应用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截至2017 年底,上述3 项软件在中国石油集团30 多个油气田区块投入实 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油气勘探生产实效,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
    技术创新
    钻井工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叶海超
    2018, 37(6): 23-31.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8.06.005
    摘要 ( )   PDF(21695KB) ( )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勘探开发领域正逐渐转向深层特深层、复杂地层、深海极地和非常 规油气藏,对钻井工程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介绍了近年来钻完井、压裂改造等技术及装备工具取得的最新进展,分 析了钻井技术发展趋势,如提速提效技术装备仍是研发重点,提升技术装备在复杂地层和环境的适应能力,深海技术 装备研发热度不减,精细压裂增产技术装备备受关注,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装备加速推进,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装备 研发持续升温等。提升石油工程技术装备水平是实现各类油气资源高效经济勘探开发的重要手段。
    页岩水平井一趟钻应用案例分析及启示
    杨金华 郭晓霞
    2018, 37(6): 32-35.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8.06.006
    摘要 ( )   PDF(1463KB) ( )  
    贝克休斯公司2017 年在美国怀俄明州DJ 盆地仅用3.5d 就成功完钻一口5405m 深的页岩水平井。分析 该井的成功经验,包括优化井身结构、应用高效钻头、造斜段和水平段改用油基钻井液、应用高造斜率旋转导向钻井 系统、强化参数钻井、远程决策中心等。美国在页岩水平井钻井中,单井段一趟钻已成为常态,双井段一趟钻推广应 用,多井段一趟钻持续增加,由此促进了钻井周期大幅缩短、钻井成本大幅下降。一趟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水平 井提速降本的牛鼻子工程。我国在一趟钻技术应用上与美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今后应充分认识一趟钻的必要性和 可能性,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在技术和管理上要优化钻井方案设计、应用优质高效钻头、出台推广和激励办法、建立 信息共享平台、推广并升级远程决策支持中心,以促进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
    油田效益产量计算方法探讨
    郭福军
    2018, 37(6): 36-39.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8.06.007
    摘要 ( )   PDF(1273KB) ( )  
    为了合理制定油田产量计划指标,使油田开采获得最佳效益,从油田开展单井效益评价出发,依据油田 产量的经济特征,将效益产量分为新井效益产量、老井效益产量和措施效益产量。新井效益产量计算方法为现金流量 法,将新井作为建设项目评价其经济性,求解净现值最大时的产能建设规模及当年新井产量;老井效益产量计算方法 为单井贡献值法,从单井的收入扣除变动成本后对油田效益的贡献大小进行评价,求解老井利润最大时的产量;措施 效益产量研究方法是依据投入产出法对措施产出的增量价值的经济性进行评价,然后求解利润最大时的措施产量。针 对新井、老井、措施提出了油田效益产量计算模型,模型解决了油田配产中只注重产量指标、忽视油田效益的状况, 实现油田效益配产。
    环球石油
    国外石油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特点及趋势
    杨 虹 毕研涛
    2018, 37(6): 40-47.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8.06.008
    摘要 ( )   PDF(1592KB) ( )  
    近年来,面对国际油价低位徘徊、温室气体减排形势日趋严峻等挑战,国外石油企业依靠技术创新降低 投资及运营成本,并努力向低碳清洁能源方向转型。为此,从技术创新理念、研发投入、技术获取策略、技术发展重 点、专利布局等方面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国际石油公司和油田服务公司在技术与创新管理上的特点与趋势,如重视价值 导向的技术创新,提高研发资金投入效率,重点发展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技术,逐步迈入自动化与数字化时代,积极 发展新能源技术等。国内石油企业应充分借鉴国际一流企业的实践与经验,拓宽技术获取方式,优化研发架构,扩大 研发合作,探索风险投资;在传统油气业务基础上拓展新能源业务,积极向低碳能源企业转型;加快数字化技术与传 统业务融合,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全球油气勘探形势分析与发展建议
    刘小兵 贺正军 计智锋 万仑坤 温志新 王兆明 吴义平
    2018, 37(6): 48-52.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8.06.009
    摘要 ( )   PDF(2027KB) ( )  
    2017 年,全球油气勘探投资为434 亿美元,三维地震采集达31.3×104km2,全球共钻探井评价井1445 口, 同比2016 年均有明显回升。全球新发现常规油气田256 个,新增常规油气2P 可采储量14.5×108t 油当量,与2016 年 相比略有增加。在低油价形势下,油气勘探不断向成熟盆地转移,维持了较高的勘探成功率和较低的勘探发现成本。 油气新发现储量主要位于被动陆缘、前陆和裂谷3 类盆地,集中分布在13 大领域。同时,深水—超深水等前沿领域 获得一系列重大发现,油公司的持续投入取得丰厚回报。建议中国油公司适度加大勘探投入,多途径广泛摄取不同领 域勘探区块,加强“一带一路”油气合作,近期重点关注深水—超深水与天然气等领域。
    全球石油公司勘探开发业务 发展动向与策略
    王建君 张宁宁 王 青 李浩武
    2018, 37(6): 53-60.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8.06.010
    摘要 ( )   PDF(1492KB) ( )  
    2017 年以来,全球油气市场整体向好的趋势得到延续,国际油价出现大幅回升,多数石油公司重回增 长战略态势,为了深入全面把握油公司的成功做法与经验,本研究选取了国际石油公司、国家石油公司及独立石油公 司三大类共40 家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分类对比和典型解剖,深入研究各类油公司在经营动态、方向策略、资产组合 优化等方面的发展特点。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公司发展各具特点:国际石油公司上游业务强劲增长,引领行业快速复 苏;国家石油公司发展路径特色显著,资本短缺导致成长分化;独立石油公司持续聚焦核心业务,专业化造就增长动 力。油公司在发展上更加兼顾长远与短期目标、注重实际效益,上游并购活动趋向活跃,在油砂、致密油气、深水等 领域表现突出,同时积极布局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业务,通过组织重构保障公司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