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2年, 第3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2-02-25
    上一期    下一期

    发展战略
    技术创新
    科技管理
    专家论坛
    环球石油
    成果推介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英文摘要
    2012, 31(1): 0-0. 
    摘要 ( )   PDF(1529KB) ( )  
    发展战略
    我国油气储运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张志宏, 王丽娟, 李可夫, 姚士洪
    2012, 31(1): 1-6.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1.001
    摘要 ( )   PDF(2145KB) ( )  
    未来10年仍然是我国管道建设的高峰期,随着管道建设的不断深入,管道技术必将取得长足的发展。文章从管道建设的需求及所遇到的技术难点出发,分析了我国目前管道技术的发展趋势,并从多种油品顺序输送技术,稠油、超稠油管道输送技术,大口径、高压力、高钢级输气管道相关技术,LNG接收站技术,地下储库技术,海洋管道技术,管道完整性管理相关技术,以及其他介质管道技术等方面探讨了管道行业发展所需要攻关的方向。
    我国长输管道焊接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
    曹永利, 黄福祥, 王勤
    2012, 31(1): 7-11.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1.002
    摘要 ( )   PDF(8274KB) ( )  
    文章对近几年我国长输管道焊接技术的发展和课题研究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比分析了我国长输管道焊接技术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简要描述了目前世界发达国家针对管道焊接技术所进行的一些研究工作,尝试性地提出了我们今后的攻关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为从事长输管道焊接技术开发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新疆油田10年石油勘探投资效益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屿涛, 蒋少斌, 李娜, 曹菁, 商明
    2012, 31(1): 12-16.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1.003
    摘要 ( )   PDF(2972KB) ( )  
    文章以区带为评价单元,统计分析了新疆油田2001-2010年("十五"至"十一五"期间)全盆地及4个勘探区带石油探明储量、地震、钻井工作量和勘探效益的数据,对其变化趋势和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准噶尔盆地勘探现状,提出:新疆油田勘探投资效益整体呈下降趋势;勘探投资效益下降的主要因素是规模储量的降低;西北缘与腹部、准东储量增长呈相互消长关系;"十二五"之后储量增长趋势可能会出现新的格局;勘探投资的稳步增长是储量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
    技术创新
    ANYDRILL钻井工程设计与工艺软件
    张冬梅, 周英操, 赵庆, 蒋宏伟, 项德贵, 连志龙, 霍宗强, 纪荣艺, 周泊奇, 赵亦朋, 宋鹏, 王倩
    2012, 31(1): 17-19,24.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1.004
    摘要 ( )   PDF(2463KB) ( )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转向深部复杂地层和钻井工程设计与施工的精细化,钻井工程对软件的依赖性正逐步增强。为了拥有适合于中国石油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钻井工程软件,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经过"十一五"科技攻关,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NYDRILL钻井工程设计与工艺软件,初步解决了我国钻井软件长期依赖于国外软件的局面,基本满足了国内油田钻井工程设计与施工分析的需要。文章对ANYDRILL钻井工程设计与工艺软件在功能、特点、关键技术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详细介绍了该软件开发的控压钻井设计与分析系统、地层压力预测分析与监测系统、岩石力学分析系统、钻井液设计及分析系统、固井工程设计与分析系统、欠平衡(气体)钻井设计与分析系统、钻柱力学分析系统、钻井数据库管理系统、钻井实时监控与技术决策系统等功能与应用。
    旋转井壁取心工具及其在渤海油田勘探中的应用
    邓强, 谭忠健, 尚锁贵, 郝仲田
    2012, 31(1): 20-24.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1.005
    摘要 ( )   PDF(11866KB) ( )  
    中海油服技术中心机电研究所研发的新型旋转井壁取心工具在渤海油田探井作业的成功应用已使此项技术逐步转化为常规勘探技术。文章阐述了该取心工具的技术特点、井下工作参教及其相对火药壁心和钻井取心的优势,总结了其适应的井况及地层条件,同时结合应用实例说明旋转壁心在复杂岩性识别、储层评价、储层含油气性分析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以岩心试验数据为基准,旋转壁心与岩心的试验数据误差量极小,说明旋转壁心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代替常规钻井取心。
    "十一五"我国海底管道新技术开发应用概况
    齐玉钗
    2012, 31(1): 25-28.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1.006
    摘要 ( )   PDF(2568KB) ( )  
    文章介绍了"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石油工程海底管道技术创新项目及其应用情况,即双金属复合钢管、集肤效应电伴热海底管道、柔性管海底输气管道、单层保温管等新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的情况。新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开发成本,促进了边际油气田的有效开发,为实现中国海油的产能目标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科技管理
    基于ISM和DEMATEL的石油企业合作竞争战略影响因素分析
    袁琳, 江昱洁, 余晓钟
    2012, 31(1): 29-32,35.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1.007
    摘要 ( )   PDF(2554KB) ( )  
    合作竞争是我国石油企业持续发展、国际化经营的必由之路,也是获取国外油气资源,缓解目前我国油气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然而其影响因素是错综复杂的。文章从国际环境、国内环境、企业环境、合作联盟、替代能源等5个方面构建了石油企业合作竞争战略的影响因素集,基于ISM方法,建立了石油企业合作竞争战略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基于DEMATEL方法,分析了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并判定出了影响石油企业合作竞争战略的重要因素,为石油企业合作竞争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决策支持。
    浅谈油田企业科研经费的精细化管理
    孙建敏
    2012, 31(1): 33-35.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1.008
    摘要 ( )   PDF(1739KB) ( )  
    科研经费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出成果、出人才,科研经费的管理渗透和贯穿于科研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文章介绍了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的科研经费从计划下达到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控制,以及项目完成后的效益分析与成果转化收益计算等流程中的实际操作方法,实践证明,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对于油田勘探开发科研单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专家论坛
    共享地球模型的探索之路
    沈晓慈
    2012, 31(1): 36-39.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1.009
    摘要 ( )   PDF(1854KB) ( )  
    长期以来勘探家们一直期望实现多学科协同工作,建立一个能够可视化的、实时互动的勘探开发一体化研究平台;这个系统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共享的地球模型,不同学科专家们可以进行无障碍的思想交流与井位论证;既能深入油层进行微观分析求证,又能纵观全盆地大地构造演化、油气运移聚集区进行宏观战略部署;既能发挥个人的效率,又能体现团队的智慧,从而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之外。今天,兰德马克新开发的DecisionSpaceR Desktop工作平台,使得这个目标已经触手可及。
    环球石油
    斯伦贝谢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刘炜辰, 吴德彬, 方小翠, 李振金
    2012, 31(1): 40-44.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1.010
    摘要 ( )   PDF(2766KB) ( )  
    斯伦贝谢公司是依靠技术起家并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全球最大的跨国综合性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设备与技术服务公司,公司采取"积极参与国际化的经营和竞争;推进一体化;坚持走兼并、剥离和重组之路;强化核心业务的竞争优势;重视产品与服务组合的选择,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重视人才"的发展战略。通过开发各种针对复杂油气藏的解决方案,确保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技术领先地位。文章介绍了斯伦贝谢公司的优势技术领域、技术创新的组织和管理,包括研发项目选择和管理、成果推广应用、科研人员管理等。
    贝克休斯公司技术创新组织与管理
    蒋浩泽, 孙晓波, 张轩睿, 赵元雷
    2012, 31(1): 45-48.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1.011
    摘要 ( )   PDF(2425KB) ( )  
    贝克休斯公司将创新视为公司的发展源泉,在技术创新方面一直保持稳定、高效的研发管理体系,采取选择性领先的技术战略和以自主研发为主、兼并收购为辅的技术策略,使其特色技术与服务始终占据优势地位,保持其世界领先地位。贝克休斯拥有多项世界领先技术服务和产品,包括:电缆测井、随钻测井、录井、定向钻井、连续管、完井装备与服务、钻井与完井液、套管、油管、设备租赁与打捞、固相控制、废物管理、钻头、人工举升、气体压缩承包和油田特种化学品等。文章介绍了贝克休斯公司优势技术领域、技术创新战略的组织与规划、研发项目选择、项目管理、技术和产品开发流程等。
    BP公司投资策略研究
    刘孝成
    2012, 31(1): 49-53.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1.012
    摘要 ( )   PDF(2042KB) ( )  
    文章分析了BP公司的投资策略,近年来各个业务板块的投资状况,分析了上游、下游及新能源的投资规模。从其投资策略上看,公司的发展方式已经由通过收购快速发展转向稳定的有机发展;投资重心向核心业务倾斜,勘探生产板块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加强了对资源接替区的控制和渗透,欧美以外新兴市场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BP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其投资策略值得业内人士关注。
    成果推介
    德玛-MWD无线随钻测量仪
    魏春明, 郭劲松, 张晖
    2012, 31(1): 54-55.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1.013
    摘要 ( )   PDF(5350KB) ( )  
    德玛-MWD无线随钻测量仪是井眼轨迹和井下工具姿态实时跟踪测量的工具,主要用于定向井、水平井施工。文章介绍了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定向井技术服务分公司研发生产的德玛-MWD无线随钻测量仪的组成与工作原理、技术指标、现场应用情况。该仪器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自2004年研发成功后已经累计生产120余套,全部用于油田开发生产中,替代了同类进口产品,在石油行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BHDC系列XG-J/Y型全通径系列尾管悬挂器
    韩振强, 王益山, 蒋海涛, 张京华, 蒋本强
    2012, 31(1): 56-58.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1.014
    摘要 ( )   PDF(2437KB) (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为满足复杂油气藏钻井完井对特殊完井管串及完井工具的需要,经过多年努力,研发了全通径系列尾管悬挂器及系列配套完井工具。该套设备具有设计先进合理、承载能力大、性能可靠稳定、现场操作方便、碰压成功率高、施工完成后实现全通径免钻塞、施工成功率高等特点,能够满足各种常规井、复杂井和特殊井尾管固井施工需要。文章重点介绍了该全通径系列尾管悬挂器的结构原理、技术参数、特点,并对现场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用于气举采油的可投捞式气举阀
    任爽
    2012, 31(1): 59-61.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1.015
    摘要 ( )   PDF(1928KB) ( )  
    气举阀是控制气举井注气量和注气压力的核心工具,广泛应用于气举采油领域。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可投捞式气举阀,通过钢丝投捞作业可从偏心工作筒内投入或捞出,克服了现有气举井更换气举阀必须起下管柱的缺点,在不动管柱的情况下实现气举井产能调配和故障排除。由于该项技术无需起出管柱,所以缩短了作业时间,避免了作业液对地层造成伤害。该工具结构简单,阀孔尺寸丰富,性能可靠,加工成本低,具有抗H2S和CO2腐蚀的特点,在国内外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油水井无线监控器
    敬蜀蓉, 李鑫, 柏小京
    2012, 31(1): 62-64.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1.016
    摘要 ( )   PDF(1899KB) ( )  
    HAM-RTU100油水井无线监控器是一种应用于抽油机、螺杆泵井、水井的无线数据监控以及抽油机的示功图无线测试装置。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通过该课题的研发,解决了抽油机井示功图无法在线实时监测的问题,形成了高度集成化的专业测试仪器。仪器中应用了太阳能、仪表、测试、通讯、机械、微电子等多种技术和方法,获得多项国家专利。该仪器为油水井的测试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为数字化油井提供最先进的工具。
    分体相变加热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杨笑松, 刘兆海, 琚泽庆, 张雪岩
    2012, 31(1): 65-67.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1.017
    摘要 ( )   PDF(6132KB) ( )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机械公司研制的分体相变加热装置,通过厂内性能测试和多个油田的现场使用检验表明,具有体积紧凑、加热功率大、安装方便、用途广泛的特点。加热部分与燃烧部分分处两个腔体,可以结合用户不同需求进行特殊设计,还可以用于易垢介质和腐蚀性介质的加热,大大拓展了加热炉的使用空间,现已在国内外多个油田安装使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