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9年, 第2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9-04-2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策划
    发展战略
    专家论坛
    技术创新
    科技管理
    环球石油
    成果推介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策划
    加强知识产权开发与管理提升中国石油核心竞争力
    张宝文, 张运东, 李春新
    2009, 28(2): 1-4. 
    摘要 ( )   PDF(1926KB) ( )  
    "十五"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与机制不断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8%;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专利申请数量与授权数量双双突破千件大关;截至2008年底专利申请总量已超过万件,并打造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技术和产品;知识产权开发与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作出了贡献。
    中国石油集团专利竞争力分析
    张运东, 赵星, 万勇
    2009, 28(2): 5-10. 
    摘要 ( )   PDF(2254KB) ( )  
    深入分析我国石油工业的专利竞争格局及中国石油集团的专利竞争地位,探讨专利发展的方向和策略,对于提升中国石油集团的专利和科技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中国石油工业专利发展现状以及2000年以来中国石油集团专利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从分析情况来看,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专利申请质量逐步提高,但发明专利所占比例、专利授权率和有效率等指标相对偏低。目前,中国石油集团在物探、测井、钻井、油气开采、油气田建设、油气储运等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在油气加工、石油化工、海洋、安全环保等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相对不足。
    开发专利技术引领企业未来
    王建明, 张伟
    2009, 28(2): 11-14. 
    摘要 ( )   PDF(1986KB) ( )  
    知识产权工作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它既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竞争取胜的有力手段。本文对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这个建立时间不长的技术开发单位近年来在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介绍,以事实说明,这类技术开发型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保护、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是大有可为的。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企业品牌建设
    原镜海
    2009, 28(2): 15-16. 
    摘要 ( )   PDF(1609KB) ( )  
    "发展经济靠科技,占领市场靠专利",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以此理念,在重组整合一年的时间里,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了员工的产权意识,申报专利100项,发明专利占20%,进一步推进了企业的品牌建设,为打造国际化石油工程技术总承包商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保护自主创新成果快速发展测井技术
    郑群芝, 黄光宇
    2009, 28(2): 17-19. 
    摘要 ( )   PDF(1735KB) ( )  
    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企业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是在多家测井作业、仪器制造、研究开发机构的基础上重新组建的专业化公司。该公司重组以后,加强了知识产权的开发与保护工作,建立了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制订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大了宣传培训力度,使知识产权的开发与保护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已拥有247项专利技术,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ILog快速与成像测井系统、阵列感应成像测井仪、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LEAD测井综合应用平台等一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装备和软件,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石油测井无品牌、只能依靠引进和模仿的被动局面,提升了集团公司测井服务的水平和竞争力。
    深化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与战略实施
    王玮, 张瑞鹏, 范向红, 李彦民
    2009, 28(2): 20-22. 
    摘要 ( )   PDF(1814KB) ( )  
    我国石油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开始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知识型企业转变,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的一项紧迫的任务。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并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对我国石油企业建设创新型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胡云侠
    2009, 28(2): 23-26. 
    摘要 ( )   PDF(1916KB) ( )  
    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既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又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文论述了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揭示了目前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从制定战略、健全制度、完善机构、加强培训等多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发展战略
    我国多元化天然气供应体系:现状、问题与对策
    张友波, 李仁科, 钟汉平, 杨静, 熊小全
    2009, 28(2): 27-31. 
    摘要 ( )   PDF(2182KB) ( )  
    多元化的天然气供应主要是指开发利用国内资源,引进国外资源,实现气源的多元化,保障国家天然气供应安全。本文着重讨论了目前我国天然气供应多元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国内天然气资源基础薄弱;从俄罗斯、美国、亚太等地区进口天然气资源前景不容乐观;现有天然气储备能力未能满足需求,等等。最后提出了以来自海外的份额气补充国内供应、加大管道气引进力度、加快LNG引进及LNG接收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地下储气库储备、运用整装气田进行储备等相应的应对措施。
    专家论坛
    板块构造理论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甘克文, 高正原
    2009, 28(2): 32-37. 
    摘要 ( )   PDF(2734KB) ( )  
    20世纪中叶,随着地球物理学和海洋地质学的发展,以"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俯冲"为起点,逐渐发展起来一种新的地质理论——板块构造理论,这一理论的诞生改变了人们对地质体的一些传统认识,开阔了人们探寻油气资源的思路。本文介绍了半个世纪以来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情况、有关全球性板块的划分、板块构造和油气聚集的关系以及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探索。特别强调在运用某种理论去指导实践时,必须把握理论的实质,搞清其基本概念,不可盲目地去实践。在油气勘探领域"只有真正知道规避风险、懂得如何进行选择的地质学家,才可能成为成功者"。
    技术创新
    油田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实践
    陈彦君, 程学敏, 吕艳丽
    2009, 28(2): 38-41. 
    摘要 ( )   PDF(2172KB) ( )  
    吉林油田勘察设计院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在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形成了老油田整体改造的标准化工艺模式,接转站建设规模、工艺流程、平面布局的标准化,集气站的统一模式,泄洪区内地面工程建设的标准化,站外计量配水间标准化,以及采油井、注水井设计标准化,完成了一批定型图和通用设计。这些成果为实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规定的标准化工作目标、全面推行标准化设计工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必要条件。
    确立注聚井洗井作业标准提高三次采油效果
    张春蕾, 陈永达, 蒋蓉
    2009, 28(2): 42-45. 
    摘要 ( )   PDF(2058KB) ( )  
    注聚合物三次采油是大庆油田持续稳产高产的重要途径,其规模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注聚合物的井长期处在化学环境下,井底、管柱受到化学作用而产生的堵塞、腐蚀越来越严重,致使注入效果越来越差,影响油田注聚合物开发成效。第四采油厂通过大量现场试验,弄清了注入井井筒内污染物的性质,制订了适合现场情况的洗井作业标准,通过合理评价洗井效果,优选有针对性的目的井,为稳定和提高注入量、改善聚合物三次采油效果开辟了一条路子。
    采取积极措施走科技发展之路——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科技发展的主要措施
    冯记德
    2009, 28(2): 46-47. 
    摘要 ( )   PDF(1594KB) ( )  
    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在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主要归因于其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厂校挂钩、厂院联合采用新技术;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创造性,自主开发应用新技术;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和调研,开展技术攻关;加强科技管理等。其成功经验对其他公司的科技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
    技术创新思维模式探讨
    吴月先, 徐健康, 钟水清, 张绍彬
    2009, 28(2): 48-49. 
    摘要 ( )   PDF(1496KB) ( )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创新思维是技术创新的先导,启发式思维是最基本模式。本文认为开展技术创新必须深入研究创新思维模式,并熟练掌握应用原则,将有助于技术创新早见成效。
    科技管理
    创新发展自动化监控系统建立油田生产管理新模式
    李冬青, 马海骄
    2009, 28(2): 50-52. 
    摘要 ( )   PDF(1714KB) ( )  
    本文介绍了自动化监控系统在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第五采油厂的应用发展情况,以及建立和完善自动化监控系统对改变油田生产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及取得的效果。
    能源问题呼唤科技工作者承担起社会责任
    于晋
    2009, 28(2): 53-55. 
    摘要 ( )   PDF(1843KB) ( )  
    世界经济的发展使能源消费与日俱增;能源的无休止开发,利用的非合理化,引发了社会问题——环境的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能源科技工作者在此景况下应该承担起的社会责任就是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开发新的能源、实现环境友好。
    环球石油
    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与开发
    江怀友, 宋新民, 钟太贤, 齐仁理
    2009, 28(2): 56-59. 
    摘要 ( )   PDF(1949KB) ( )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能源家族的新宠,备受世界瞩目。据评价,全球天然气水合物储量约为2×1016m3,其勘探方法有地球物理法、地球化学勘探法、标型矿物法、自生沉积矿物学法等;开发技术有加热法、降压法、添加化学剂法、驱替法等。当今,许多国家都在对天然气水合物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寻求有效的勘探开发方法,实现潜在资源向现实资源的转换和优化利用。
    油藏模拟技术的发展趋势——实时在线模拟
    王晶玫, 叶慧平
    2009, 28(2): 60-61. 
    摘要 ( )   PDF(1500KB) ( )  
    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的建模中心开发了能够进行模型监控和油藏模拟结果分析的网络系统,推出实时在线油藏模拟概念。这是一种互动式服务,通过显著提高整个油气田开发管理过程的反馈和前馈速度,解决油藏模拟的及时访问和数据更新等问题,将建模过程带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水平,这种方法已经实现并且在WebSim系统上成功通过测试。
    成果推介
    自主创新出成果出产品
    2009, 28(2): 62-63. 
    摘要 ( )   PDF(1342KB) ( )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作出了"加快技术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要求旗下的企业大力开发、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把自己建设成为创新型企业。"十五"以来,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刻苦攻关,研究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不仅彰显了创新能力,而且赢得了市场,获得了效益。
    地震采集工程软件系统KLSeis V5.0
    2009, 28(2): 64-64. 
    摘要 ( )   PDF(1533KB) ( )  
    地震采集工程软件系统KLSeis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开发的大型采集工程技术软件系统。研发的目的是形成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采集应用软件系统,以满足各种复杂区地震勘探采集的技术需要。
    GeoEast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系统
    2009, 28(2): 65-65. 
    摘要 ( )   PDF(1584KB) ( )  
    GeoEast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系统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十五"期间投资的大型软件系统,于2005年由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完成。经过2006年的大规模应用测试和2007年的性能提升,2008年推出GeoEast V2.0版本。
    地震测量数据处理与质量监控系统SSOffice
    2009, 28(2): 66-66. 
    摘要 ( )   PDF(1520KB) ( )  
    地震测量数据处理与质量监控系统(英文简称SSOffice)是一套专业的、系统的、全球化的监控软件,是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国内外物探市场生产的需要立项研发而成的,现已成为东方公司测绘技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软件的创新点在于:——实现与Microsoft Office接口,能够直接与常用办公软件进行数据交换;——可视化设计与处理,图形功能增强,直接生成并显示Auto CAD格式图形;——自动质量检查分析和多标准数据整理;——查寻方式多样、灵活,可满足点查询、线查询、线束查询和条件查询;——更好地实现了GPS、GIS、RS功能的应用集成,能够完成地表与地下障碍物自动分析;——实现了基于Google earth自动定位,较好地利用了公共资源。
    圈闭评价系统TrapDES3.0
    2009, 28(2): 67-67. 
    摘要 ( )   PDF(1613KB) ( )  
    TrapDES3.0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科技攻关项目"专业应用软件的研发及推广应用技术"课题的研究成果,其主要作用是提高重点圈闭评价、储备圈闭管理、勘探规划部署等水平,为油气勘探决策提供支持。经过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10年的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目前TrapDES已符合中国国家圈闭评价技术规范,达到了股份公司行业技术标准。
    叠前AVA反演及储层沉积体系地球物理分析软件系统
    2009, 28(2): 68-68. 
    摘要 ( )   PDF(1535KB) ( )  
    该系统(CRIS3.0)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在多年技术积累基础上组织开发的,是一套面向油气储集层岩性、物性、含油气性参数的综合反演软件系统。系统集成了叠前AVA同步反演、Kohenon神经网络非线性储层物性参数反演、MLP多层感知器储层分类、拟测井曲线反演、基于双相介质的高精度油气检测、地震约束时移测井非线性反演油气监测方法、基于小波变换的频谱成像技术、基于小波变换的空间曲率分析及其重建技术、测井曲线敏感性分析技术、多属性融合分析、地震相分析、构造数据体和沉积数据体生成等数十项物探方法特色技术及创新成果。
    EILog®快速与成像测井系统
    2009, 28(2): 69-69. 
    摘要 ( )   PDF(1580KB) ( )  
    EILog®快速与成像测井系统由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于2003年研制成功,实现了集团公司成套常规测井装备的国产化。该系统由综合化地面仪器、集成化快速组合测井仪和成像测井仪器、一体化采集、处理与解释软件三大平台组成,具有高性能、高可靠、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能够完成裸眼井测井、套管井测井、工程测井,以及射孔和取心作业,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在用设备的先进水平。
    阵列感应成像测井仪
    2009, 28(2): 70-70. 
    摘要 ( )   PDF(1500KB) ( )  
    阵列感应成像测井仪是一种阵列化、数字化的新一代成像测井仪器。该仪器采用软件聚焦生成不同径向探测深度且纵向分辨率可变的多条电阻率曲线的测井方法,提供了更多的地质信息,具有纵向分辨率高、分辨率统一、径向探测深度大、详细划分侵入剖面、准确确定地层真电阻率等优点,是发现识别油气层的锐利武器。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
    2009, 28(2): 71-71. 
    摘要 ( )   PDF(1568KB) ( )  
    20世纪90年代,斯仑贝谢、贝克阿特拉斯、哈里伯顿等国外三大公司分别推出了以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为代表的成像测井系统。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能够提供井眼地层高分辨率、大动态范围微电阻率成像,应用在裂缝识别及评价、薄层评价、岩性划分、沉积相分析、构造分析和地层各向异性评价中,在重点探区及复杂地层的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业工作量也不断增加,市场需求迫切。
    远探测声波反射波测井仪器
    2009, 28(2): 72-72. 
    摘要 ( )   PDF(1525KB) ( )  
    远探测声波反射波测井仪器是利用相控阵发射和声波反射波处理等新技术探测井眼以外10m范围内反射界面的反射信息,精细解读裂缝或层界面空间展布特征的一种测井装备。该仪器由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研究开发成功,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欠平衡测井井口工具和装置
    2009, 28(2): 73-73. 
    摘要 ( )   PDF(1578KB) ( )  
    为适应勘探开发低孔、低渗及高敏感性地层的油气资源,需要实现全过程欠平衡钻井完井作业,而欠平衡测井是全过程欠平衡钻井中重要的一环。为了实现欠平衡测井作业,必须研制与欠平衡钻井井口装置可对接,同时又能满足测井仪器串起下、换接的欠平衡测井井口密封的配套装置——欠平衡测井井口工具与装置,这是实现全过程欠平衡钻井作业、达到发现和保护油气层、降低勘探开发综合成本目的的重要步骤,是欠平衡测井技术攻关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