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9年, 第2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9-02-2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策划
    发展战略
    专家论坛
    技术创新
    科技管理
    环球石油
    成果推介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策划
    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要走自主创新、技术发展之路
    刘振武
    2009, 28(1): 1-8. 
    摘要 ( )   PDF(2775KB) ( )  
    200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对其下属的物探、钻井、测井等技术服务企业进行了专业化归口、重组,一年来的实践证明,重组后的工程技术服务行业不仅为公司上游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而且在其作业服务的过程中自身也得到快速的成长,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绩效十分显著。一年来公司这个业务板块及其各个成员企业,理顺了关系,找准了定位,制定了发展规划,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文章认为,工程技术服务业必须要有一个大的发展,这既是建设国际化综合性能源公司的需要,也是自身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求生存、谋发展的需要。对此,作者就"市场与金融环境"、"走技术为核心价值的企业发展之路"以及"板块各个分公司协调发展"等三个问题谈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践行科学发展发挥整体优势努力实现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可持续发展
    杨庆理
    2009, 28(1): 9-14. 
    摘要 ( )   PDF(2484KB) ( )  
    200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对其属下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进行了专业化重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系统介绍了该技术服务企业重组以后一手抓自身建设,理顺层次,定准位置;一手抓业务拓展的情况和取得的业绩。同时,对当前这个领域面临的形势和遇到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对200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技术服务业的重点工作和有关生产经营指标做了说明。
    解放思想科学管理实现涩北气田钻井持续提速
    党玉琪, 赵元才, 余博
    2009, 28(1): 15-21. 
    摘要 ( )   PDF(2539KB) ( )  
    2008年是涩北气田100×108m3产能建设规划开局之年,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解放思想,创新机制,集成技术,强化管理,实现了涩北气田钻井持续提速,保障了产能建设任务的完成。
    自主创新厚积薄发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宝石机械振兴崛起之路
    李波, 陈立人
    2009, 28(1): 22-27. 
    摘要 ( )   PDF(2470KB) ( )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石油钻井装备的主要研发和制造基地,其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不断创新的精神、可持续的研发战略及其领先的品牌意识,通过自主创新,重点突破,实现了我国石油钻采装备科技的新跨越,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了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本文对上述情况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展示出了宝石机械振兴崛起之路。
    发展战略
    石油科技为CNPC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CNPC2008年科技工作综述
    本刊编辑部
    2009, 28(1): 28-31. 
    摘要 ( )   PDF(2182KB) (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8年的科技工作取得了突出的进展,编制和启动了"十一五"后三年的科技规划;实施了自主创新、科技攻关工程,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令人瞩目,特别是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科技园区建设成效显著;科技保障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科技的进步为公司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探讨
    朱颖超
    2009, 28(1): 32-36. 
    摘要 ( )   PDF(2269KB) ( )  
    我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重组改制以后发展迅速,但是技术创新能力尚显不足,致使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这类企业在创新战略、创新机制、创新投入、创新人才、创新技术成果推广、市场反应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应选择的创新战略,以及加大科研投入、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扩大企业内外部信息交流等多项对策和建议。
    专家论坛
    "高油价时代"辨析
    张抗
    2009, 28(1): 37-43. 
    摘要 ( )   PDF(2445KB) ( )  
    油价,这个牵动着政治家、企业家,甚至普通老百姓神经的怪物,潮起潮落,折折腾腾,几人能看透?本文作者就这个"几人能看透"的问题,从油价涨落的动因以及"世界石油产量峰值期已经逼近、油气资源将要枯竭、高油价时代已经来到"等等呼啸之声的影响诸方面,对其进行了辨证地分析、探讨。作者认为,国际油价的起起伏伏是正常的经济现象,不能指望作为定价标准的美元大幅度贬值或(和)国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而不让油价上涨!但"进入新世纪以来,油价上涨固然有供需相对紧张的基础或背景,但2007年以来的‘乘风上青云’、高到离谱的程度则是金融炒作‘吹’起来的。不能不说这里边泡沫太大,水分太多!"快速攀升的程度充分说明是投机热钱大量涌入石油市场拉起油价一路狂飙。"石油期货合约的70%被掌握在对石油实物毫无兴趣的金融资本家手中"就是证明。而泡沫一旦破裂,油价必然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过头"的反弹。因而,在21世纪初经济学意义上的"高油价时代已经到来"是个伪命题。我们必须从周期性起伏的"均价"角度、从该均价可能分阶段平缓上升角度去建立油气和能源发展战略。
    油气层评价技术的核心——测井-岩石物理研究的多学科结合
    欧阳健
    2009, 28(1): 44-48. 
    摘要 ( )   PDF(2323KB) ( )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油气层评价技术由横向测井、孔隙度测井、数控测井到成像测井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西方(以美国为代表)石油公司的测井与油气层评价技术开发应用情况,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发展油气层评价技术的核心是测井—岩石物理研究的多学科结合,欲达到这一目的,其关键是队伍的培养与可持续成长。
    技术创新
    侧钻井优质快速钻进技术在吐哈油田的应用
    杨立军, 周强, 王辉, 冯义
    2009, 28(1): 49-52. 
    摘要 ( )   PDF(1965KB) ( )  
    本文介绍了吐哈油田针对侧钻井的技术难点而开展的优化钻井设计、优选钻头类型、优化钻具结构以及MWD复合导向钻井、提高侧钻井固井质量等试验研究工作情况和取得的进展。目前,吐哈油田已经成功侧钻井14口,成功率达100%。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吐哈油田特点的侧钻井优质快速钻进工艺模式,为该地区进一步推广侧钻井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油层水驱优势向识别方法评述
    李迎九, 刘运成, 吴伟
    2009, 28(1): 53-57. 
    摘要 ( )   PDF(2256KB) ( )  
    伴随油田注水开发时间的推移,油、水井注采关系确立—成熟—恶化,油井水淹—明显—加重—关闭,油层纵横向水淹状况复杂、恶化,由此而引发油田开发中的"三个矛盾"加剧,严重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因此,在水淹初期、甚至更早时期,发现、识别与分析注入水驱的优势向,揭示其注采平面上和纵向上的非优势水驱方向和层段,找出剩余油的分布、富集区域,对于实现油田长期稳产、高产,提高水驱采收率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根据作者多年来从事油田开发的实践经验,对目前矿场生产中常用的一些注入水驱优势向识别方法进行了点评,以为同行商榷。
    温度对涡轮流量计井下计量参数的影响
    柴志国
    2009, 28(1): 58-59. 
    摘要 ( )   PDF(1510KB) ( )  
    油井产层井底流体的计量目前多采用涡轮流量计。但是,影响涡轮流量计响应特性的因素很多,如何减少或消除影响,确保计量的精确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作者通过大量实验和数据回归分析认为,温度参数对涡轮的响应值——K值影响很大,往往使涡轮频率响应产生误差,影响了生产井产层流量在线计量的精度。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找出了温度影响的相关系数,为还原数据,并根据不同井况进行相应的流量校正创造了条件。
    科技管理
    管理在企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单独进行计算的可行性分析
    李斌, 李银涛
    2009, 28(1): 60-64. 
    摘要 ( )   PDF(2068KB) ( )  
    本文作者认为,管理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和做出的贡献绝不亚于科技因素。因此,在对企业经济增长情况进行评估计算时应把它从其他因素中分离出来,单独考虑,成为计算企业经济增长中独立的因子。为了实现对管理所产生的宏观经济效益进行量化,本文提供了一种计算模型以求讨论。
    发展石油企业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之管见
    黄青青, 李占勇
    2009, 28(1): 65-67. 
    摘要 ( )   PDF(1649KB) ( )  
    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应该是图书馆的一项主流业务。但是,企业的图书馆大都不具备这种条件,没有这方面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包括企业的图书馆,科技文献的积累将越来越丰富多彩,对读者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本文通过对石油企业,主要是油田企业图书馆信息资源、技术条件、人员素质和实际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逐步开展参考、咨询服务业务的意见和建议。
    环球石油
    跨国石油和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布设海外科研机构的特点
    杨虹, 陈雷
    2009, 28(1): 68-70. 
    摘要 ( )   PDF(1816KB) ( )  
    跨国石油和工程技术服务公司的科技活动日益呈现出全球化布局的态势。本文分析了埃克森美孚、壳牌、BP、雪佛龙等国际石油公司和斯伦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Technip等大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在海外设立科研机构的动机、布局及其特点,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海外设立科研机构及其布局提出了建议。
    成果推介
    低畸变KZ-28型大吨位可控震源
    2009, 28(1): 71-72. 
    摘要 ( )   PDF(1289KB) ( )  
    可控震源在地震勘探作业中具有高效、安全、低成本、低公害等明显的激发技术优势,它将逐渐成为油气勘探的首选地震信号激发源,在未来油气勘探活动中将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
    CGDS-I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系统
    2009, 28(1): 72-72. 
    摘要 ( )   PDF(1072KB) ( )  
    GDS-I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系统是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主持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油气钻井高端技术装备,荣获2008年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发明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