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7年, 第2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7-10-25
    上一期    下一期

    发展战略
    专家论坛
    环球石油
    技术创新
    科技管理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发展战略
    我国的煤层气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
    严绪朝, 郝鸿毅
    2007, 26(5): 4-9. 
    摘要 ( )   PDF(2007KB) ( )  
    煤层气是煤炭的共生矿藏,含煤地层是煤层气生成、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含煤地层多,煤炭资源丰富,相应的煤层气资源也十分丰富。由于煤层气属于优质洁净能源,在全球对洁净能源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石油公司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加大开发力度,为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国家能源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宝石机械的发展战略与管理
    张永泽, 冯雅文
    2007, 26(5): 10-12. 
    摘要 ( )   PDF(1688KB) ( )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依据战略适宜性的原则制定和实施了"两翼齐飞"、"三足鼎立"的发展战略,并按照"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对此战略进行了诠释,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
    关于海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建设问题
    穆献中, 张纬九
    2007, 26(5): 13-18. 
    摘要 ( )   PDF(1941KB) ( )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现状、工程技术服务市场需求以及同类公司的装备情况,提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展海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的思路、战略定位以及中长期发展目标,讨论了发展海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的管理体制以及相关政策措施。
    专家论坛
    我国石化产业展望
    洪定一
    2007, 26(5): 19-28. 
    摘要 ( )   PDF(1855KB) ( )  
    十五"以来,我国石化工业得到了突出的发展,目前,炼油加工能力、乙烯生产能力都已排在世界前列,为全球第二;五大合成纤维、五大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产量分别为全球第一、第四、第四,可以说,业绩非凡。但是由于资源保障问题存在相当的风险,"节能减排"的压力越来越大,今后如何沿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道路向前发展,本文提出了提高资源保障程度,确保资源高效利用、寻求接替资源和替代资源、加强绿色化学工程、实施结构调整和创新战略等等一些发展思路。
    发展天然气工业下游产业的对策
    王亮, 奚征宇, 刘莉
    2007, 26(5): 29-33. 
    摘要 ( )   PDF(1879KB) ( )  
    本文分析了我国天然气下游产业现有格局以及中国石油集团在天然气下游业务方面所具备的竞争优势,并对中国石油集团发展天然气下游业务领域的有关问题作了一些探讨,以供决策层参考。
    环球石油
    哈萨克斯坦天然气资源潜力和产能规模
    徐树宝, 王素花
    2007, 26(5): 34-39. 
    摘要 ( )   PDF(2209KB) ( )  
    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丰富,已证实的有滨里海等5个富油气盆地,探明的油气储量主要分布在里海西部沿岸的含油气盆地。滨里海盆地是主要的油气开采基地,油气主要产自于盆地内的卡拉恰克纳克、田吉兹、扎纳若尔和卡萨甘等几个特大型油气田。在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储量和产量构成中,溶解气储量和产量占较大比例,分别为总储量、总产量的63%和46%~67%。近10年来哈国天然气和溶解气的总产量增加了3~4倍,但商品气不仅增长的速度不快,而且在天然气和溶解气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还逐年减少。研究认为,哈国天然气(含溶解气)有相当的产能空间,规模大约为(200~300)×108m3,除了满足国内需求和工业用气以外,商品气出口能力约为(50~100)×108m3
    中日石油战略的区域竞争态势分析
    朱瑞, 赵新正
    2007, 26(5): 40-43. 
    摘要 ( )   PDF(1726KB) ( )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之后,资源匮乏同时又是石油消费大国的日本感觉到了巨大的能源安全压力,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与中国争抢石油资源,特别是在一些热点地区竞争更加激烈。本文介绍了21世纪中日两国的战略性竞争区域,揭示了背后的原因,针对日本的石油战略提出了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战略对策建议。
    国外石油公司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
    李新
    2007, 26(5): 44-46. 
    摘要 ( )   PDF(1756KB) ( )  
    国外石油公司,特别是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经过长期地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结构和管理方法,这些结构和方法目前还在发展和完善,总的趋势是结构扁平化、划分责任中心、事业部制为基础,即减少层次,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彼此协调。
    技术创新
    优化简化 提高老油田调整改造水平
    翁玉武, 孙锐艳, 石少敏
    2007, 26(5): 47-51. 
    摘要 ( )   PDF(1687KB) ( )  
    本文以扶余油田综合调整改造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低产老油田调整改造的优化简化措施。该工程通过采用不加热集输技术、低温原油脱水和低温污水处理技术、优化总体布局(3座联合站合为1座,26座接转站减少为5座)、优化站内平面(在原站内保证老系统正常生产的同时完成工程改造),实现了调整改造、节能降耗的目标,其经验可为老油田借鉴、参考。
    辽河油田水平井钻完井技术
    高富成
    2007, 26(5): 52-57. 
    摘要 ( )   PDF(1817KB) ( )  
    本文回顾了辽河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发展情况,总结了逐步形成的特色水平井钻完井工艺技术进展,指出了目前辽河油田水平井技术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及制约水平井技术发展的瓶颈技术,提出了当前水平井钻完井技术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港西油田的储层预测
    程岩, 高树海, 王喜明, 牟智全, 贾岩
    2007, 26(5): 58-61. 
    摘要 ( )   PDF(1922KB) ( )  
    该文利用储层预测技术,加强港西油田北斜坡明化镇组滚动评价目标研究,形成了一套针对类似明化镇曲流河沉积环境评价区块的储层预测方案。经实际应用,效果明显,可作为滚动勘探开发的有效技术手段,对提高评价效果意义重大。
    科技管理
    抓大放小——重大科技专项的管理办法与实践
    赵明
    2007, 26(5): 62-64. 
    摘要 ( )   PDF(2163KB) ( )  
    石油重大科技专项主要是重大石油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技术现场试验项目,前者重点是研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快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和软件;后者则主要是对那些具有一定基础的新技术集成在油气主营业务重大工程中进行工艺试验应用,以便示范和推广,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设立并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管理,连续数年,探索了管理办法,积累了管理经验,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钻井工程科技项目管理精细化探讨
    王辉, 周强, 雷丽, 徐晓军
    2007, 26(5): 65-67. 
    摘要 ( )   PDF(1823KB) ( )  
    本文根据企业管理对精细化的要求,结合钻井工程科技项目的特点,提出了钻井工程科技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及重要环节,并介绍了作者单位的具体做法。
    石油企业实现清洁生产之管见
    崔淑红, 王平
    2007, 26(5): 68-72. 
    摘要 ( )   PDF(1906KB) ( )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峻。节能、环保、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是一种时尚,而是人类在自身发展中的感悟和觉醒。本文论述了石油企业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子--清洁生产问题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之道路,是石油公司兑现"创造能源与环境的和谐"承诺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浅议现代图书馆的业务建设和工作走向
    张萍, 高正虹
    2007, 26(5): 73-75. 
    摘要 ( )   PDF(1514KB) ( )  
    文章概述了我国藏书楼到图书馆的兴起和功能演变,讨论了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支持下扩大图书馆服务功能和业务领域的问题,提出了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建立无边界虚拟图书馆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