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7年, 第2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7-08-25
    上一期    下一期

    发展战略
    专家论坛
    环球石油
    技术创新
    科技管理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发展战略
    转变思想观念 实现规模应用 开创水平井钻井工作新局面
    杨庆理
    2007, 26(4): 4-10. 
    摘要 ( )   PDF(1752KB) ( )  
    本文系统总结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实施水平井开发油田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介绍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规模化应用的总体目标,分析了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和规模化应用所遇到的技术问题、组织管理问题以及政策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石油钻机专利技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王进全, 陈立人, 何鸿
    2007, 26(4): 11-17. 
    摘要 ( )   PDF(1948KB) ( )  
    专利信息具有内容新颖、范围广泛、记载系统、述说详细、实用性强等特点,它是寓技术、法律和经济三种信息于一体的特殊资源。专利信息反映了专利产品的技术特点和市场趋势。本文通过国内外专利数据库对石油钻机专利文献进行了检索、筛选,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专利地图等方法对有关内容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解读了石油钻井装备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特点,结合对国内相关领域专利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加强企业专利战略规划和专利信息利用的意见。
    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石油安全
    何沙, 王舒雯
    2007, 26(4): 18-21. 
    摘要 ( )   PDF(1610KB) ( )  
    石油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资,其影响力已经扩展到了全球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乃至人民的日常生活等。石油安全这一议题也从传统安全领域延展到非传统安全领域。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非传统安全的视角审视石油安全问题,现已成为一个各国政要的关注点和国际性的课题。
    专家论坛
    南堡油田发现的启示
    王毓俊
    2007, 26(4): 22-23. 
    摘要 ( )   PDF(1366KB) ( )  
    南堡油田是新发现的滩海大油田,它的发现是在地质情况十分复杂的构造带进行三维地震勘探的成果"。三维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解释技术"的开发成功,不仅为南堡油田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而且标志着我国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技术水平由研究叠后成果进入研究叠前信息为主的新时代。
    关于建设现代化油田之我见
    李斌
    2007, 26(4): 24-27. 
    摘要 ( )   PDF(1698KB) ( )  
    现代化油田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涉及政治、经济、技术、人文等诸多领域。"科技、绿色、和谐"是现代化油田最简洁的概括。本文对油田现代化总体设计框架中如何体现相应理念,油田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油田现代化是否就是采用信息与自动化新技术等一些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并且提出了应深入研究"油田现代化进程的战略构想"的建议。
    环球石油
    俄罗斯的天然气资源和产能规模透析
    徐树宝
    2007, 26(4): 28-34. 
    摘要 ( )   PDF(1764KB) ( )  
    俄罗斯的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主要的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截至2006年年底,已探明2个富气区,原始天然气总资源量236.1万亿立方米,剩余天然气探明储量47.8万亿立方米,年产天然气656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根据俄罗斯政府2010-2030年天然气工业发展规划,2030年以前西西伯利亚盆地北部纳迪姆-普尔和亚马尔地区为主要采气基地,同时准备建成东西伯利亚和萨哈林地区、北极海西部海域和远东萨哈林海域等三个采气基地,使天然气业生产规模达9110亿立方米,天然气出口量达2700亿立方米以上。俄罗斯天然气井口平均价格较为低廉,为15.1美元/千立方米,而向欧洲的出口气价达235美元/千立方米,利润空间很大。
    国外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进展与经验
    潘继平
    2007, 26(4): 35-39. 
    摘要 ( )   PDF(1714KB) ( )  
    本文介绍了国外深水油气资源潜力,勘探开发进展、特点及基本经验,提出了发展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有利条件以及应采取的政策措施等。
    中韩石油化工企业对比研究
    李明达, 魏海国, 陈伟, 张福琴
    2007, 26(4): 40-45. 
    摘要 ( )   PDF(1655KB) ( )  
    中国一直是韩国石油化工产品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未来中韩两国石油化工的发展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本文在分析两国石油化工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规模实力、资源供应、生产技术、管理水平、成本控制、产品结构和数量、目标市场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对两国石油化工产品贸易量及其构成等进行了讨论,为我国石油石化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些相关参考。
    技术创新
    我国管道漏磁检测技术及其成就
    范向红, 王少华, 那晶
    2007, 26(4): 55-57. 
    摘要 ( )   PDF(1684KB) ( )  
    管道漏磁检测技术是保证油气管道安全运输的重要手段,国外管道漏磁检测技术发展迅速,相继开发出了高清晰度、智能化的检测装备。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通过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开发出了同类检测设备,实现了高清晰度漏磁检测技术的国产化,从而使我国在此技术领域走到了国际领先的行列。
    关于油田精细化注水的思考
    李迎九, 宋新民, 尹旭, 李玉彤
    2007, 26(4): 58-61. 
    摘要 ( )   PDF(1713KB) ( )  
    扶余油田是一个注水开发近40年的老油田,历史上出现的注水问题多、解决方法多和积累的经验也多。经过长期的探索,吉林油田的注水工作逐步趋于合理。但随着油田新一轮调整和储层油水分布进一步复杂,注水再次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本文从油田注水历史、注水现状和剖面产状特点,系统分析了油田实施精细化注水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对指导区块下步长期稳产和提高水驱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机采系统效率 改善低渗油田开发效果
    张齐鸣, 刘松林, 郭鹏, 李兴
    2007, 26(4): 62-65. 
    摘要 ( )   PDF(1937KB) ( )  
    江苏低渗透油田油井机采系统效率普遍较低,其原因既有地质因素,也有技术因素和管理问题。为提高油井机采系统效率,使油田稳产、上产,应从改善油层供液能力、优化机杆泵组合参数、加强油井动态管理、加大新技术应用力度等四方面入手。
    科技管理
    创新奖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袁建国, 吴国栋, 靳瑛
    2007, 26(4): 66-68. 
    摘要 ( )   PDF(1359KB) ( )  
    本文介绍了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实施基础重奖和在此基础上持续奖励的新办法及其奖励标准,新办法有助于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转化),并充分体现了向成果创造者个人的贡献倾斜。
    测井数据库的建设与开发应用
    任雪
    2007, 26(4): 69-71. 
    摘要 ( )   PDF(1614KB) ( )  
    本文介绍辽河油田针对海量测井数据建设高效、快捷测井数据库系统的做法和经验,由于数据库的建立,为测井资料使用者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