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0年, 第2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0-08-25
    上一期    下一期

    发展战略
    专家论坛
    技术创新
    科技管理
    环球石油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英文摘要
    2010, 29(4): 0-0. 
    摘要 ( )   PDF(1036KB) ( )  
    发展战略
    关于中国石油钻井业务转变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
    杨庆理, 秦文贵, 郑毅
    2010, 29(4): 1-5.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0.04.001
    摘要 ( )   PDF(1504KB) ( )  
    国内外钻井业务市场发展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钻井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加快中国石油钻井业务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效率效益,作者利用DEA方法对中国石油钻井业务效率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通过SWOT分析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之上,对中国石油钻井业务如何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创新发展配套工具增强固井作业能力
    齐奉忠, 刘硕琼, 袁进平
    2010, 29(4): 6-8.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0.04.002
    摘要 ( )   PDF(1608KB) ( )  
    随着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深入,钻井工作量及难度逐渐增加,给固井工具及附件的技术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文章简要回顾了国内近年来固井工具及附件取得的主要成绩,指出了目前固井工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固井工具及附件今后的发展方向。
    我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分析与展望
    张福琴, 边钢月, 边思颖
    2010, 29(4): 9-13.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0.04.003
    摘要 ( )   PDF(1417KB) ( )  
    气候变化引起的节能减排呼声日趋高涨,各国政要频频接触以寻求对策。在2009年举行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政府已向全球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我国石化行业经过"十一五"的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承担这样约束性指标相应的责任,还有艰苦的路要走。文章在分析我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所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总结了节能减排的经验,对今后应该采取的举措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专家论坛
    世界大气田概说
    庞名立
    2010, 29(4): 14-18.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0.04.004
    摘要 ( )   PDF(1438KB) ( )  
    天然气田分为常规天然气田和非常规天然气田两种,文章着重从这两种气田出发,结合世界天然气田在各国的成藏起始年代及分布特点,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同时,阐明了我国天然气开发的现状,指出我国除需积极勘探开发国内资源及开展天然气国际贸易外,还需加快探索本国非常规天然气如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等的开发。
    技术创新
    特高含水期精细分层注水需要解决的问题
    徐国民, 刘亚三, 米忠庆
    2010, 29(4): 19-24.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0.04.005
    摘要 ( )   PDF(1800KB) ( )  
    大庆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为提高水驱开发效果,实施了精细分层注水,平均单井注水层段由目前的4个增加到7个以上。由于油层纵向上细分层数的增加,工艺上需要解决在较薄的隔层上卡封隔器,以及在较小的卡距内配置偏心配水器等问题;同时,由于分层注水工具级数增多,带来了管柱重配时解封困难和管柱洗井不彻底等问题。为此,需要研究有效隔层厚度标准,适应薄隔层、小卡距的分层注水工具及测试投捞技术,以及能够保证细分层管柱有效解封和高效洗井的配套技术,以满足精细分层注水对工艺的需求。
    苏里格气田自动化管理的初步实践
    蒋辉
    2010, 29(4): 25-28.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0.04.006
    摘要 ( )   PDF(1492KB) ( )  
    苏里格气田属于低孔、低渗、低产、低丰度的大型气田,面积大,单井产量低,气井数量多,无人值守,适合自动化管理。文章以苏里格气田苏75区块为试点,阐述了远程控制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紧急截断技术、电子巡井技术及井口数据采集技术等"天然气井智能生产控制系统"在苏里格气田的成功应用及取得的良好效果。该系统为油气田自动化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具有推广价值。
    油田伴生气回收装置现状和分析
    许冬进, 马丽, 程俊
    2010, 29(4): 29-33.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0.04.007
    摘要 ( )   PDF(1459KB) ( )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我国经济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就能源企业来讲,合理回收利用油田伴生气资源是应分之举,当务之急。文章对目前国内外油田伴生气的回收装置和工艺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介绍了各种回收装置的结构和特点,对比分析了各种回收装置的优点和使用的局限性,对我国不同油田伴生气的回收和利用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科技管理
    简析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
    赵明
    2010, 29(4): 34-36.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0.04.008
    摘要 ( )   PDF(1403KB) ( )  
    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也是衡量一个技术开发类科技项目成败的尺度。文章论述了科技成果的内涵、类型以及推广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目前大约有30%~40%的科技项目没有或者基本没有得到推广应用。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作者在简析了科技成果的形成与管理现状、科技成果的应用分析、科技成果的多样性和阶段性等三个问题之后,提出了科技成果能够转化与否的四个前提条件、实现转化的三个阶段以及推动成果转化应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应采取的一些措施等,这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与实践
    王卫国, 姚士洪
    2010, 29(4): 37-40.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0.04.009
    摘要 ( )   PDF(1491KB) ( )  
    在企业日常的科研管理工作中融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对于促进企业科研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高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在制度层面上加强精细化管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的创新
    康力平, 赵丑民, 王禹钦, 曾力波, 于树清, 李立, 张惠芬
    2010, 29(4): 41-44.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0.04.010
    摘要 ( )   PDF(1477KB) ( )  
    科技项目后评价是科技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完善,它对于分析研究科技项目的价值、提高项目的研究质量和水平、推动项目所属学科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中国石油管道公司科技管理部门在落实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实施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的做法和评价体系的特点。
    自主管理及其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
    蔡建华, 龚小军, 陈雷
    2010, 29(4): 45-48.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0.04.011
    摘要 ( )   PDF(1480KB) ( )  
    自主管理是获得组织授权的高度参与的"参与式管理活动",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层管理方式,受到管理者的关注。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普遍认同的概念和定义,管理者难以把握其内涵,理论上对影响自主管理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也缺乏系统的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探讨了自主管理的内涵,并结合国内企业的现状,对影响自主管理成功实施的因素进行了归纳。
    油田档案信息化数据运行管理
    张禾
    2010, 29(4): 49-51.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0.04.012
    摘要 ( )   PDF(1549KB) ( )  
    石油企业档案馆(室)保存着油田在勘探开发、生产经营、科研管理中产生的珍贵资料。文章着重探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中,如何以油田勘探开发档案的信息数字化建设为手段,加强档案数据运行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为油田的勘探开发、科研生产不断发挥作用与价值的管理运行思路。
    环球石油
    海外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政策与措施
    刘炳义, 丛强, 朱景萍, 吴纯忠
    2010, 29(4): 52-55.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0.04.013
    摘要 ( )   PDF(1426KB) ( )  
    文章着重介绍了几家大的跨国石油技术装备生产制造公司和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的技术政策和经营理念,特别是他们长盛不衰、不断壮大的一些绝招,比如在发展方向上紧贴市场、注重科学部署,建立适应市场的高效研发管理体系,高度重视研发投入,采取严密的技术保护措施等。他们的经验对于我们立志走向世界,创建一流的石油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来说,不无参考和借鉴意义。
    开发海外油田的技术思路与增产对策
    韩学强
    2010, 29(4): 56-59.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0.04.014
    摘要 ( )   PDF(1429KB) ( )  
    文章介绍了在从事海外油田开发事业过程中,如何研究海外中后期油田开发特点,寻找油田增产潜力所需掌握的至关重要的工作以及在海外找油过程中,依靠有限的资料,通过筛选,排除无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风险较大的项目的有关问题,并列举了俄罗斯吸引外资、对外合作项目萨莫特洛尔油田增产挖潜情况。
    阳离子聚合物钻井液在乍得H区块的开发应用
    姜治, 张亮, 董学明, 郭彬, 杨洪
    2010, 29(4): 60-62.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0.04.015
    摘要 ( )   PDF(1406KB) ( )  
    乍得项目在最初的钻井施工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井壁坍塌、井眼缩径、井漏等复杂情况,甚至造成卡钻事故,给钻井施工和有效勘探开发带来很大麻烦。通过分析岩样及室内大量实验,开发出了适合乍得H区块的阳离子钻井液配方。经过现场试用,效果很好,再没有发生井壁坍塌情况;钻井液密度在其配方优化的基础上也显出合理性,未再发生井漏。采用阳离子聚合物钻井液不仅保证了钻进施工的顺利进行,降低了钻井风险和钻井成本,而且由于避免了钻井液漏失,进而保护了油层。通过多口井现场试验,逐渐形成了适合乍得H区块的钻井液体系。该体系应用范围较广,性能上可以和油基钻井液媲美。
    西欧炼油业面临的形势与采取的对策
    郑兴扬
    2010, 29(4): 63-65.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0.04.016
    摘要 ( )   PDF(1565KB) ( )  
    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衰退使炼油业遭受重创。面对难以短期恢复的炼制毛利,大型石油公司纷纷患上了"下游抑郁症",一时间出售下游资产之风盛行。西方的危机也许给发展中的东方带来了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