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1年, 第3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1-04-25
    上一期    下一期

    发展战略
    技术创新
    科技管理
    专家论坛
    环球石油
    成果推介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发展战略
    石油企业数字化建设的研究与探讨
    陈发晓, 万宏, 郭振宇, 杨晓琳, 孙芙荣
    2011, 30(2): 1-4.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1.02.001
    摘要 ( )   PDF(1968KB) ( )  
    文章结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特点,论述了企业数字化建设的思路、目标、步骤及具体实施的一些保障措施。文章认为,"十二五"期间,中国石油的数字化建设应坚持按照信息技术发展应用总体规划,积极开展面向业务的应用集成,深化信息技术在决策支持、经营管理、生产运行三个领域的应用,按照夯实基础、应用提升、优化运营三个阶段,逐步实现由传统石油企业向数字化企业的转变。
    油田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些思考
    解晓燕, 杜吉家
    2011, 30(2): 5-7.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1.02.002
    摘要 ( )   PDF(1740KB) ( )  
    十二五"是我国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石油企业将如何运作?文章从强化科学决策、实施重点品牌带动战略、制度建设、管理创新和人才发展优先战略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参考性意见。
    石油企业的合作竞争策略研究
    余晓钟, 刘鸿渊
    2011, 30(2): 8-12.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1.02.003
    摘要 ( )   PDF(2114KB) ( )  
    文章以迈克尔·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石油企业的五方合作竞争模型,并对竞合模式的新内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石油企业同行、石油企业与政府、石油企业与顾客、石油企业与新能源及石油替代企业、石油企业与潜在及新发展石油企业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同时论述了在不同竞合类型下,竞争策略与合作策略的选择。
    我国乙烯工业"十一五"回顾与前景展望
    张福琴, 边钢月
    2011, 30(2): 13-17.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1.02.004
    摘要 ( )   PDF(2222KB) ( )  
    "十一五"期间,我国乙烯工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产能持续增长,现已位居世界第二,诞生了一批世界级乙烯基地,产业布局得到调整,乙烯及其下游的三大合成材料产品产量增长较快,消费自给率有所提高,石化产品期货市场启动,技术创新效果显著。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将继续较快发展,乙烯工业虽然面临节能减排和国外产品冲击的挑战,但国内需求将持续增加,我国乙烯工业将面临由大变强的可持续发展机遇。
    技术创新
    特殊工艺井开采特殊油气藏技术进展
    邓旭
    2011, 30(2): 18-21.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1.02.005
    摘要 ( )   PDF(1956KB) ( )  
    目前我国的一些老油区,低渗透、稠油、断块等特殊油气藏已逐渐成为主力接替区块,依靠常规直井、水平井技术难以对其经济有效开发。以分支水平井为代表的特殊工艺井技术可实现一个井口对应多个地下井眼、多个储层同时开发的目的,显著增加储层裸露面积,提高油气采收率和储层的动用程度。文章在简要列举了特殊油气藏开发的难点之后,对特殊工艺井的安全钻井技术、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特殊工艺井完井技术、储层保护技术等配套技术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明确表示他们依靠特殊工艺井钻完井配套工艺,完成了各类分支井近80口,其中鱼骨分支井60余口,钻完井成功率为100%,固井优质率达90%以上,实现了特殊油气藏的经济高效开发,为同类特殊油气藏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长庆合水油田联合站的数字化建设进展
    吕海卫, 胡璐, 李园园
    2011, 30(2): 22-24.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1.02.006
    摘要 ( )   PDF(1856KB) ( )  
    目前,长庆油田已经实现了油气当量3000×104t,计划在"十二五"末期达到油气当量5000×104t,用工总量不超过7万人的目标。如何管理好六七万口油气水井,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是生产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这方面数字化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长庆合水油田一个联合站的数字化建设情况,包括电子巡井系统、站控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等,并对边远井站数字化建设应该注意的事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新型浅海气枪震源阵列收放技术
    李亚夫, 李海军, 姜海, 胡宝京, 朱鸿雁
    2011, 30(2): 25-26.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1.02.007
    摘要 ( )   PDF(1673KB) ( )  
    文章分析了侧吊式、拖曳式气枪震源阵列收放技术的优缺点,从克服缺点的角度介绍了一种新型浅海气枪震源阵列收放技术,即混合式气枪震源阵列收放技术。该技术通过辅助收揽臂,实现了侧吊式与侧后拖式模式间的无缝式全机械变换,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浅海地震勘探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科技管理
    油气管道运输企业科技研发体系建设初探
    于树青, 王红菊, 西敬军, 曾力波, 张玉志
    2011, 30(2): 27-29.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1.02.008
    摘要 ( )   PDF(1855KB) ( )  
    为确保油气管道运输企业"安全、高效、健康、环保"的发展,实现科技"生产驱动"、科技成果快速推广应用。从油气管道运输企业科研管理系统入手,通过对科技研发体系的内涵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对构成科技研发体系的科技资源投入、科技研发运作、科技成果转化各子系统进行解析,指出了为保证该体系更加完备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方向,对提高油气管道运输企业科技研发体系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科研项目网络化管理的实践与认识
    景成杰, 李迎九
    2011, 30(2): 30-33.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1.02.009
    摘要 ( )   PDF(1914KB) ( )  
    文章介绍了吉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实施科研项目网络化管理的基本情况。该院2008年在油田局域网的背景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全院科研项目的网络化过程管理,即实现了从项目的开题论证开始到月进展的总结与分析、季度分析、半年受检性分析、年终结题性总结及获奖情况等各个节点的网上控制管理,该系统功能有项目信息、成果信息、科研活动信息的发布、查询、浏览、添加等。该网络化管理系统为管理层(用户)随机了解科研动态、研究层(用户)掌握横向发展情况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方便,初步实现了信息共享和无纸化管理,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约了管理成本。
    浅谈项目制的实际应用
    梁明华, 赵新伟, 陈娟利, 谢文江
    2011, 30(2): 34-36.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1.02.010
    摘要 ( )   PDF(1814KB) ( )  
    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在科技管理工作中通过整合科技资源、规范程序、明确制度、公开招标等过程推行了项目制管理。在实施过程中采用顶层设计、运作管理、科学考评等手段使科技工作不断取得进展。实施效果说明,科技管理以项目为中心,有序运作、定向激励,有助于推动项目不断取得创新性成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专家论坛
    石油科学研究常用方法及其若干案例
    赵永胜, 牛立全, 杨宝莹
    2011, 30(2): 37-44.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1.02.011
    摘要 ( )   PDF(2777KB) ( )  
    文章依据宏观科学方法论对石油科技工作中常用的一些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强调了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运用"思维的基本方法",即:归纳与演绎法、分析与综合法、灵感与机遇法、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法、逆向思维法等方法系统分析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思维的基本法"中的"分析与综合法"和"逆向思维法"、"抽象与形象思维法"在油气勘探、化工产品研究和开发中的应用实例,如塔里木盆地的再认识、华北断陷盆地洼槽聚油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等,无不闪耀着思维升华的光辉。
    论油田开发的二重性
    李斌, 宋占新, 高经国, 黄亚芹
    2011, 30(2): 45-47.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1.02.012
    摘要 ( )   PDF(1882KB) ( )  
    油田开发不仅仅是个过程,更是个复杂巨系统和系统中多关系的综合与演化。油田开发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油田开发客观存在的两个方面,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只有认识油田开发的二重性,才能全程地搞好油田开发;只有掌控油田开发的二重性,才能建设好科学、绿色、和谐的现代化油田。
    环球石油
    埃克森美孚投资分析及借鉴
    刘孝成, 王婧
    2011, 30(2): 48-51.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1.02.013
    摘要 ( )   PDF(1958KB) ( )  
    文章分析了近年来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的投资策略,总结了该公司在投资决策中所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分析认为,该公司坚持非机会驱使型投资理念,始终保持投资不断增长、坚持向上游倾斜、向研究开发倾斜的策略和慎重决策的一些原则,对我国的石油公司具有借鉴意义。
    世界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态势
    靳胜英
    2011, 30(2): 52-54.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1.02.014
    摘要 ( )   PDF(1877KB) ( )  
    文章分析了世界燃料乙醇的主要发展国家——美国、巴西、欧盟和我国的发展动态,认为该产业近年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发展步伐总体趋缓。美国和巴西,作为位居世界燃料乙醇行业前列的国家,其产量和消费量增速近年均明显变缓;欧盟各国燃料乙醇产业虽然快速发展,但总量不大,在生物燃料总的份额中所占比例很低;我国对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较为积极,进行了一些试点和产业化示范,产量位居世界第三位。文章提出,我国在发展燃料乙醇产业方面应注重技术研发,突破产业化瓶颈,并充分考虑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合理控制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规模和产业化步伐。
    成果推介
    多级脉冲深穿透聚能射孔仪
    王有猛, 杨国, 刘庆东
    2011, 30(2): 55-56.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1.02.015
    摘要 ( )   PDF(1673KB) ( )  
    多级脉冲深穿透聚能射孔仪是一种针对低渗储层开发的射孔器。通过聚能射孔技术和火药压裂技术的合理组合,一次下井可以完成一次聚能射孔和两次火药压裂3道工序。通过近200口井的现场应用证明,多级脉冲深穿透射孔可以有效解除射孔压实、钻井液侵入等对地层的伤害,改善油、气、水井近井地带的渗透能力,提高油井产出和注入能力。
    八槽式油套管接箍超声波自动清洗磷化装置
    王国正, 王斌林, 孙玲琴, 刘树奇
    2011, 30(2): 57-58.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1.02.016
    摘要 ( )   PDF(1637KB) ( )  
    油套管接箍磷化是油套管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序,目前多采用的是强酸、强碱人工预处理,磷化质量差、效率低、操作环境恶劣、废液排放困难、污染环境,而且还会腐蚀接箍本体。采用超声波技术对接箍表面进行超声波清洗、漂洗及清水漂洗新工艺预处理,有效提高了磷化效果、螺纹的抗黏扣能力和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实现了接箍磷化的机电一体化控制。
    雪狼5型综合录井仪
    任万江, 蒲国强
    2011, 30(2): 59-60.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1.02.017
    摘要 ( )   PDF(1616KB) ( )  
    雪狼5型综合录井仪是西部钻探克拉玛依录井工程公司自主研制,应用于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钻井安全监测、油气层发现及解释评价的专用设备,产品在技术上吸收了目前国内外同类设备的优点,部分核心硬件和全部软件进行了自主开发,整体功能和品质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替代进口设备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现场,解决了多年来高端录井设备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备件、耗材、技术支持等得不到保障等问题;目前已有近70台该型号设备应用于国内外油气勘探现场,得到了用户的好评和油公司的肯定。
    定向PDC钻头
    于连杰, 魏向辉, 张松峰, 左惠明, 田波, 王崇武, 王全勇
    2011, 30(2): 61-62,65.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1.02.018
    摘要 ( )   PDF(2178KB) ( )  
    为解决常规PDC钻头在定向作业时产生的反扭矩大而造成工具面不稳定、造斜作业时常常停顿的问题,中国石油渤海装备中成机械制造公司研究开发了一种特殊的定向PDC钻头。该定向PDC钻头采用紧凑型结构设计、应用低扭矩高效破岩理论、预破应力布齿和井底流场仿真计算等技术,减少了切削反扭矩对定向工具面的影响,钻进扭矩变化小、工具面摆放稳定、定向能力强、造斜效果好、机械钻速快、使用寿命长、技术水平先进,定向效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定向PDC钻头作为特性钻头的一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可调角度螺杆钻具
    刘尧祥, 韩新明, 马峰, 陆天明
    2011, 30(2): 63-65.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1.02.019
    摘要 ( )   PDF(1756KB) ( )  
    在定向井、大斜度井、水平井等特殊工艺井施工中,为优化井身质量,不同井段的造斜率可能会有所不同,常规的弯螺杆钻具弯角是固定的,欲满足不同造斜率的要求,就得配备多种钻具。为减少弯螺杆钻具的配备数量,开发了可调整弯度的螺杆钻具。该钻具在减少工具储备量、降低钻井成本等方面起到了较为有效的作用,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川7-5型(不投球)取心工具
    陈立, 刘彬, 李伟成, 张慧丽
    2011, 30(2): 66-67.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1.02.020
    摘要 ( )   PDF(1654KB) ( )  
    川7-5型(不投球)取心工具用于φ190mm~φ244mm井眼。该工具创新设计了新型悬挂体组合件、自动卸压机构和大螺距高强度螺纹,成功解决了使用带内防喷工具钻具组合条件下取心时无法投球的技术难题,增强了取心工具井下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采用该取心工具在海外土库曼阿姆河右岸区块和国内川渝地区多口高压高含硫井及欠平衡钻井应用,获得平均岩心收获率95%以上、最高单筒进尺27m的成绩。现场应用表明,该型工具抗拉、抗扭强度大幅提高,使用寿命延长,不仅可替代现有的其他取心工具在常规井取心作业,还适用于欠平衡钻井取心,以及"三高"和复杂井取心作业,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