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2年, 第3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2-12-25
    上一期    下一期

    发展战略
    技术创新
    科技管理
    专家论坛
    环球石油
    成果推介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英文摘要
    2012, 31(6): 0-0. 
    摘要 ( )   PDF(1527KB) ( )  
    发展战略
    我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
    胡文瑞
    2012, 31(6): 1-4.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6.001
    摘要 ( )   PDF(4227KB) ( )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已为世界之大走势,文章阐述了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概念以及我国的地下赋存情况、开发现状、二元论的实践经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今后的发展规划,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措施和可行的建议。我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应加强基础研究,借鉴致密(低渗透)油气规模有效开发的基本经验与技术路线,参考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气开发模式,汲取美国开发页岩气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地质与地面条件的路径,协同创新、合作开发,开创"中国式的非常规资源开发之路"。
    关于我国陆上油气开发超前储备技术评价标准的探讨
    郭小哲, 朱世娇, 王秀波
    2012, 31(6): 5-8.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6.002
    摘要 ( )   PDF(2150KB) ( )  
    我国油气的国家战略和企业的生产形势推动着油气的前瞻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其最前沿的超前储备技术的筛选与确定直接关系着后期的发展能力,因此,系统地研究制订超前储备技术的评价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陆上油气面临的挑战和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技术需求分析,提出了超前储备技术实现的目标及评价的原则,设计了包括先进程度、成熟程度、需求程度、现代程度、可能程度5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进行了评价标准的界定,基于多因素的指标体系,给出了储备价值计算的方法及以储备价值为依据的技术分类标准。
    技术创新
    三维实时自动磁导向技术为定向井地下巡航绕障精准中靶指路
    区家明, 郭清, 杜爱民, 束沛镒
    2012, 31(6): 9-13,41.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6.003
    摘要 ( )   PDF(7797KB) ( )  
    当前我国油田钻井工艺磁导向基础磁参数精度不高,以不准确井口值延伸至钻井轨迹二维、三维全程会产生相当大的误差,因此偏靶、脱靶常有发生。鉴于此,根据17年来多个油田精密磁测事实和地质演化等情况,论述了我国油田钻采区开展高精度、高密度磁测为钻井精确中靶导向服务的必要性,并从地磁场高斯理论出发,结合地面三维磁测,以旧井和油田钻采区地下磁性边界为约束条件,求解地下钻采空间三维磁场数据库,运用计算机三维显示技术,实现钻井实时可视化操作,为钻机地下自动巡航、防碰绕障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笔者认为,若把磁导向和地质导向集成于MWD,将是定向钻井导向的完整组合。所述理论方法及其成功实施对于我国油田钻井磁导向及其显示方式来说是创新性的进步。
    光谱录井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刘志刚
    2012, 31(6): 14-17.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6.004
    摘要 ( )   PDF(6329KB) ( )  
    录井肩负着两大技术责任:油气生产钻探现场快速、准确识别钻遇的复杂岩石岩性;实时、精细评价地下油气水层。文章介绍了目前在录井行业开始研究和初步试验应用的几项主要光谱录井技术及其现状;概述了光谱录井技术直接检测岩石岩性、含油性速度快、精度高、稳定性好和数字化程度高等特点;研究了光谱录井技术研究中谱图信息处理、谱图地质标定、谱图分析、谱图地质评价等技术关键点;分析了光谱录井技术现场生产应用难点和技术应用前景;指出光谱录井技术将是未来录井新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对推进光谱录井技术尽快在录井现场生产应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科技管理
    管道运输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方法及实证分析
    李晓宇, 于树青, 闫春晖
    2012, 31(6): 18-23.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6.005
    摘要 ( )   PDF(2469KB) ( )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量化评估企业科技进步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于C-D生产函数与索洛余值法在生产要素设定和参数估计方面存在局限,测算结果与企业实际情况偏差较大,所以许多经济学家都在研究、探求新的测度方法和模型。以油气管道运输企业为例,基于现代经济学生产六要素理论和规模经济学原理,考虑企业生产经营制约条件,向模型添加制约企业生产发展的关键客观要素,并根据"木桶理论"和"生产要素拥挤理论",解释了原有方法的理论误区,提出了新的要素产出弹性系数估算方法,对增长函数方法加以改进,弥补了目前传统方法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使科技进步量化评估结果更符合企业实际。
    石油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初探
    闫建文, 汪端, 贺新春, 于葆华, 王志远, 赵春花
    2012, 31(6): 24-30.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6.006
    摘要 ( )   PDF(2483KB) ( )  
    在对石油科技人才的基本情况、性格情感、教育背景、油田现场及研究院工作情况、学术经历与成才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石油科技人才和各类专家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首次建立了科技人才分析数学模型,开展了模型试验和修正,形成了对石油与科技人才成长的5个认识,即:个人素质是人才成长最根本的决定因素;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决定人才的成长高度;工作经验对人才培养不可或缺;人才成长不可避免地受到石油行业自身特殊性的影响;科研人员部分片面的主观认识制约其成才。总结出石油科技人才成长的5条规律,即:个人素质"四有"规律、人才成长"顶端优势"规律、学习时间效应规律、环境优化效应规律和期望效应规律。提出了石油科技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的相关建议和具体措施,为建设高素质石油科技人才队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打造企业金牌技术
    李冬青
    2012, 31(6): 31-32,36.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6.007
    摘要 ( )   PDF(2208KB) ( )  
    近年来,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第五采油厂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打造具有本企业特色的金牌技术,取得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特别是在稠油冷采、自动化监控、地面原油低温脱水处理、油田零散天然气回收与利用、稳定并提高单井产量等技术方面形成了100多项发明专利技术,大大提升了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文章重点介绍了第五采油厂在自主创新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以及在加强知识产权管理、调动科技人员和操作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加快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采取的措施。
    超低渗油藏积极的井控措施
    孙学军, 温育明
    2012, 31(6): 33-36.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6.008
    摘要 ( )   PDF(1951KB) ( )  
    低渗透、特低渗透乃至超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利用是中国石油不得不长期面对的一个问题。随着长庆油田大面积成功开发利用超低渗油藏工作的深入开展,钻井领域逐步形成了积极的井控措施。纵观长庆油田42年开发历史,钻井井控经历了粗放式管理、探索式重新认识、积极井控技术发展进步3个阶段,指出了积极井控的技术要点,强调越是低压、低渗、低孔油藏,越要采取积极的井控措施。
    专家论坛
    页岩气革命带来油气地质学和勘探学的重大创新
    张抗
    2012, 31(6): 37-41.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6.009
    摘要 ( )   PDF(2101KB) ( )  
    页岩气革命标志着非常规油气已经成为可与常规油气并列的勘探方向,同时也意味着传统的油气地质和勘探理论将要并已经有重大创新性突破。对于非常常规油气而言,不但"生、储、盖、运、聚(圈)、保"的"六字箴言"失去了认识油气赋存的指导意义,圈闭的确定和优选也不再是勘探的必经程序;勘探思路有革命性的开拓创新;对低品位却呈面积性分布的非常规油气,更加关注"甜点"的寻找,勘探开发高度一体化;观念变了,思路变了,方法变了。针对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理论和方法上的特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关注并上升为理论性认识;在推动我国非常规油气发展中要有适应于我国情况的技术创新和配套完善的技术。
    环球石油
    俄罗斯北极大陆架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战略规划概要
    韩学强
    2012, 31(6): 42-46.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6.010
    摘要 ( )   PDF(2763KB) ( )  
    近几年,俄罗斯十分关注北极油气区域的发展,并将其列入21世纪俄罗斯油气资源战略发展的核心区域。俄罗斯北极分布的海域有巴伦支海、伯朝拉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及楚科奇海。"俄罗斯北极大陆架油气勘探开发战略规划"计划在亚马尔半岛、巴伦支海、喀拉海以及伯朝拉海建设油气开发区,预计2020年大陆架石油产量将达到9500×104t,天然气产量将达到3200×108m3。俄罗斯开发北极大陆架油气资源的目的,是弥补未来陆上油气产量逐渐下降的趋势。然而,俄罗斯将面临北极油气资源开发难度大、风险高等棘手问题。
    国外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张焕芝, 何艳青, 刘嘉, 张华珍
    2012, 31(6): 47-52.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6.011
    摘要 ( )   PDF(6190KB) ( )  
    2002年以来,随着水平井的规模应用,国外许多公司开始尝试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经过近1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适应不同完井条件的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主流的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主要有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技术、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和快钻桥塞分段压裂技术3类,其中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应用最为广泛。2007年开始,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成为非常规油气开发的主体技术,开始在北美大规模应用。目前国外能够提供水平井分段压裂工具及技术服务的公司有30多家,这些公司主要通过自主研发、并购和引进等方式获取该项技术。未来,水平分段压裂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有4个,即:高导流能力压裂、段数倍增压裂、缝网压裂、随压甜点探测。
    成果推介
    油气井安全密闭抽汲系列工具
    邓继学, 刘欢, 周建柱, 张敏, 高红平, 杨红斌
    2012, 31(6): 53-55.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6.012
    摘要 ( )   PDF(2504KB) ( )  
    油气井安全密闭抽汲装置实现了抽汲排液过程井口无液体渗漏、无石油伴生气溢出,达到了安全环保的作业要求。该装置井口部分由气控防喷盒、钢丝绳扶正器、安全拔脱装置组成;井内部分由钢丝绳连接加重杆、安全接头、高效水力抽子组成,通过气控防喷盒、安全拔脱装置等的配套使用,既实现了抽汲过程中井口的密封,又避免了因操作不当引起的钢丝绳断脱等事故的发生。现场应用表明,该装置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将抽汲能力由每次的0.3~0.45m3提高到了3~4.5m3,抽汲能力是原来的10倍,而且在井口3.0MPa压力下,密封性能良好,完全能够满足油气水井密闭安全抽汲作业要求。
    PFM系列管端坡口整形机
    张锋, 张毅, 刘然, 庞亚峰, 王长江
    2012, 31(6): 56-57.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6.013
    摘要 ( )   PDF(1797KB) ( )  
    随着管道自动焊接技术的快速发展,焊接工艺对管端坡口的要求愈来愈高。坡口形式及精度已经成为影响焊缝质量的关键因素。PFM系列管端坡口整形机具有定位取心准确,切削力大,切削速度快,精度高,可加工V型、U型、X型及各种复合型坡口,旋转刀盘上的跟踪仿形机构可确保加工坡口的形状、尺寸均匀一致,液压系统油门自动调节可实现加工速度与怠速互换,操作方便等诸多优点,完全满足工程需求,已成为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接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PFM系列管端坡口整形机的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封锁和价格垄断,满足了自动焊接技术对管端坡口形式及精度的需求,有效提高了我国管道施工的技术水平及经济效益。
    PIW系列管道内环缝自动焊机
    曾惠林, 刘然, 赵勇强, 马志锋, 尹铁
    2012, 31(6): 58-59.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6.014
    摘要 ( )   PDF(1770KB) ( )  
    随着长输管道施工对高效焊接的日益追求,焊接工序中的关键环节根焊愈加备受关注,其焊接质量和焊接速度制约着高效焊接技术的深入发展。本PIW系列管道内环缝自动焊机集机械、电控、气动于一体,其对口系统和焊接系统的结构一体化设计可实现大口径管道焊接施工过程中管口组对、根焊的集中完成。工程应用证实,PIW系列管道内环缝自动焊机具有焊接速度快、质量好、效率高等特点,能很好地解决管道根焊问题,满足现有管道高效焊接施工对根焊质量的需求。PIW系列管道内环缝自动焊机的国产化,不仅突破了高效焊接技术发展的瓶颈,而且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封锁和价格垄断,有效提高了我国管道施工的技术水平及经济效益。
    X80钢级DN1200等径三通
    李玉卓, 祝鹏, 刘金生, 李海量, 徐志辉
    2012, 31(6): 60-61.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6.015
    摘要 ( )   PDF(2520KB) ( )  
    三通是油气输送管道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构件。随着对能源需求量的逐步升高,油气管道向着大口径、高压力、高钢级的方向发展[1]。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径φ1219mm,压力12MPa)的建设实现了X80钢级管线钢由试验到规模化应用的创举,从而也使X80钢级DN1200等径三通的研制势在必行。中油管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008年12月成功通过由集团公司组织的X80三通管件产品鉴定会,填补了国内外油气管道X80钢级管件生产的空白。文章介绍了产品的制造工艺流程及焊材选取、焊接工艺、结构尺寸成型技术及热处理工艺等关键技术。该产品采用热压制造,具有承压能力强、力学性能高、安全性高等优点。在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中获得批量应用,合格率达100%,满足了工程要求。
    JYJT-U整体式绝缘接头
    杨云兰, 邹峰, 杨朝阳, 张晟, 勾冬梅, 郝海波, 冯艳丽
    2012, 31(6): 62-63.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6.016
    摘要 ( )   PDF(2128KB) ( )  
    为实现大口径高压油气管道建设用绝缘接头国产化,中油管道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采用有限元分析设计方法,自主研发了JYJT-U型整体式绝缘接头。该产品为U型自紧密封整体式结构,使用安全、可靠、免维护,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文章介绍了产品的作用与用途、结构和性能指标、现场测试与试验结构,该系列产品已应用于国内多个油气管道工程,成功打破了国外对该领域的垄断。
    MB-ZS安全自锁型快开盲板
    杨云兰, 邹峰, 杨国义, 李猛, 赵建新, 李文勇, 彭程, 徐志辉
    2012, 31(6): 64-65,68.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6.017
    摘要 ( )   PDF(2549KB) ( )  
    为实现大口径高压油气管道建设用快开盲板国产化,中油管道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采用有限元分析设计方法,自主研发了MB-ZS安全自锁型快开盲板。该产品为自锁环式结构和双相整体自紧密封结构,具有多重联锁与双重报警功能,操作高效、便捷,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大型立式快开盲板的自动化开启,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局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系列产品已应用于国内外多个油气管道工程,成功打破了国外对该领域的垄断。
    高压玻璃纤维管线管
    张彦成, 张耀峰, 魏军, 刘宏峰, 卞海斌
    2012, 31(6): 66-68.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2.06.018
    摘要 ( )   PDF(1855KB) ( )  
    高压玻璃纤维管线管最早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国内引进该产品并开始在各大油田推广使用,但是由于技术壁垒等原因,国内一直未能掌握该产品的关键生产技术。近几年通过自主研发,新疆中石油管业工程有限公司开发出高压玻璃纤维管线管,打破了只有国外技术生产该产品的现状。文章介绍了产品的工艺流程、结构特点、管道连接、结构设计、固化工艺等特点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在研制过程中解决了管道内固化、一机四轴缠绕、产品连接等工艺技术问题,使产品的耐腐蚀性、耐温性、耐压性满足了现场使用要求,油田应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