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8年, 第2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8-10-25
    上一期    下一期

    发展战略
    专家论坛
    环球石油
    技术创新
    科技管理
    成果推介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发展战略
    面向油气勘探需求加速物探技术发展
    刘全新, 杨宝莹
    2008, 27(5): 4-7. 
    摘要 ( )   PDF(2259KB) ( )  
    本文阐述了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石油工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讨论了我国石油物探技术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应对的挑战,分析了我国石油物探技术在全球同行业中的比较优势和差距,考察了当前油气勘探的技术需求,指出了物探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应当引起关注的关键技术。
    川庆工程技术优势与产业结构调整
    吴月先, 钟水清, 张坤, 黄晓川
    2008, 27(5): 8-11. 
    摘要 ( )   PDF(2337KB) ( )  
    产业结构事关产业优势的发挥和品牌的突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于专业化、规模化,变分散为集中,变高产值为高效益。文章在分析了长庆、四川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优势的基础上,对组建川庆钻井工程公司、川庆固井工程公司、川庆井下作业工程公司、川庆试修工程公司,提高专业化集中度,发挥产业优势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专家论坛
    叠合盆地与油气聚集杂谈
    甘克文, 贺淑萍
    2008, 27(5): 12-17. 
    摘要 ( )   PDF(2861KB) ( )  
    本文对世界性叠合盆地油气聚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归纳和论述,对我国相关情况和油气勘探前景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特别强调不要过分夸大某种已找到大油气田的盆地类型的普遍性意义,不要在盆地类型划分上做过多的文章,要在"经济可采"上追求成就;"以生油层和油气显示作为油气远景评价的主要依据,往往导致勘探决策错误,甚至可以说它是造成决策错误的根苗。"
    环球石油
    世界重油资源状况分析
    钟文新, 陈明霜
    2008, 27(5): 18-23. 
    摘要 ( )   PDF(2545KB) ( )  
    重油是非常规石油的统称,包括重质油、高黏油、油砂、天然沥青和油页岩。据世界重油大会资料表明,全球重油和天然沥青剩余可采储量合计约1.085×1012bbl,超过常规原油剩余探明储量;重油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委内瑞拉和加拿大。我国的重油资源也比较丰富,主要分布在东、西部地区,重油已成为我国原油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技术的进步、常规原油供应的紧张以及油价的高位震荡,为重油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在开采技术、开采成本、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
    国外各类技术服务公司技术创新的特点
    张运东, 赵星, 李春新, 陈雷
    2008, 27(5): 24-31. 
    摘要 ( )   PDF(3336KB) ( )  
    不同类型的技术服务公司在技术创新战略、研发组织、研发投入、研发管理等方面有所同,有所不同。其共同点在于都重视技术创新,采用多种方式获取技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重视人力资源开发,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不同的是大公司多采取技术领先战略,中小公司多采取市场细分战略;大公司设立多层次的研发组织体系,而中小公司的研发组织结构则较为简单;大公司由总部投入研发资源,中小公司则主要利用外部资源;大公司具有严格的研发管理流程和规范,中小公司的研发管理则相对比较随意等。
    技术创新
    地震勘探仪器:现状与未来
    韩晓泉, 穆群英, 易碧金
    2008, 27(5): 32-37. 
    摘要 ( )   PDF(2828KB) ( )  
    文中介绍了SERCEL和ION等几家国外著名公司地震勘探仪器的特点和技术动态,结合目前国产大型地震仪的研发情况,分析了地震勘探仪器可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大道数、全数字、有线无线混装、远程技术支持和专用辅助设备等为主要走向的见解。
    可控震源的发展状况
    刘金中, 马铁荣
    2008, 27(5): 38-42. 
    摘要 ( )   PDF(2500KB) ( )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的可控震源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以及在国外可控震源施工中应用的新技术,包括可控震源DGPS应用技术、局域网和激发源驱动技术、交替扫描施工技术、滑动扫描施工技术、可控震源高保真地震数据采集技术(HFVS)等;分析预测了可控震源在未来地震勘探施工中的发展前景。
    地震数据处理技术进展
    曹孟起
    2008, 27(5): 43-48. 
    摘要 ( )   PDF(2983KB) ( )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在三维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高密度空间采样地震数据处理、复杂山地地震数据处理、海洋地震数据处理、地震数据叠前属性反演、多波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等配套技术攻关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较为详细地介绍了WesternGeco公司的Q技术、井数据驱动的地震数据处理技术、CGGVeritas公司的Eye D品牌技术和PGS公司的HD3D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提出了今后应加强研究的问题,如叠前偏移算法精度及保真度、各向异性处理技术等,以满足国内外油公司的技术需求。
    三维综合物化探一体化配套技术及应用效果
    何展翔, 刘云祥, 刘雪军, 孙卫斌, 李德春, 王永涛, 郑莉
    2008, 27(5): 49-54. 
    摘要 ( )   PDF(2966KB) ( )  
    本文以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针对复杂山前带、火成岩以及油气有利区检测与评价的配套技术的发展情况为基础,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综合物化探专有技术。其中,三维重磁电采集技术、三维重磁电正反演模拟技术和GeoEast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共同构成了三维综合物化探技术;火山岩模式识别、电阻率及极化率油气解释技术、重磁电震联合处理和综合解释技术构成了综合物化探一体化技术。文中还通过应用实例,展示了综合物化探的应用效果。
    我国物探新技术在海外的应用
    张慕刚, 汪长辉, 樊慧文, 张翊孟, 魏铁, 张陆军
    2008, 27(5): 55-60. 
    摘要 ( )   PDF(3076KB) ( )  
    本文详细介绍了可控震源新技术及沼泽过渡带装备新技术在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海外勘探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及取得的效果;介绍了可控震源高效作业方法、高保真可控震源采集方法及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为此研发的配套技术与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沼泽过渡带特种装备的研制与应用情况。
    绿色环保的含油污泥深度调剖技术
    杨奕, 段志强
    2008, 27(5): 61-63. 
    摘要 ( )   PDF(2074KB) ( )  
    以含油污泥为主要原材料,以适当的化学药剂和固相颗粒为辅加剂的新型含油污泥深度调剖剂,是一种活性污泥调剖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抗剪切及抗污染性能。封堵性能实验表明,注入量在8%左右时,其岩心封堵率可达94%。该技术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科技管理
    长输油(气)管道钢管制造及防腐质量的飞行检查
    武文辉, 范向红
    2008, 27(5): 64-66. 
    摘要 ( )   PDF(1860KB) ( )  
    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的迅猛发展,钢管制造和防腐需求量越来越多,钢级越来越高,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本文介绍了对长输油(气)管道钢管制造及防腐质量的一种监控手段——飞行检查,即由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钢管制造、防腐厂商进行飞行检查工作,以确保钢管制造及防腐质量。文中以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工程为例,浅述了飞行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相关要求以及检查中一些好的做法,以期对今后的飞行检查工作有所借鉴。
    加强技术引进的技术开发的系统整合
    贺淑萍, 唐健翎, 刘怡平
    2008, 27(5): 67-70. 
    摘要 ( )   PDF(2219KB) ( )  
    技术整合性不足是目前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它严重地影响着技术进步的整体效益。为此,文章提出应加强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的兼容性论证,提高各种新技术的兼容功能;应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应树立大科技思想,强化整体效应。
    新技术的商业化评估
    朱吉
    2008, 27(5): 71-76. 
    摘要 ( )   PDF(2486KB) ( )  
    新技术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并非一个完全相同的概念;新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要进行可行性评估;新技术商业化评估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为降低投资风险,石油企业应加强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可行性论证,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开展新技术商业化的评估分析研究。
    成果推介
    复杂山地地震法油气勘探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2008, 27(5): 77-77. 
    摘要 ( )   PDF(1171KB) ( )  
    复杂山地地震法油气勘探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于2008年6月6日通过了国家验收。该项目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进行了三年,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实践中已经和正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浅海过渡带地区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
    2008, 27(5): 78-78. 
    摘要 ( )   PDF(1313KB) ( )  
    "浅海过渡带地区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研究"项目经过几年的刻苦攻关,今年6月通过了国家验收。该项目紧密围绕浅海过渡带地区地震勘探的特点和技术需求,以气枪阵列设计、综合质量控制、浅海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为重点,以提高地震勘探精度为主要目的,自主研发为主、技术引进为辅,研究与应用紧密结合的研究开发模式进行了连续不断的攻关,现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和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